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1)写出符合以下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Ba2++SO42-═BaSO4↓Na2SO4+BaCl2=BaSO4↓+2NaCl.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

分析 (1)SO42-+Ba2+═BaSO4↓表示可溶性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盐的一类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3)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据此写出总反应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答 解:(1)可溶性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盐的离子反应为:SO42-+Ba2+═BaSO4↓,如Na2SO4+BaCl2=BaSO4↓+2NaCl,
故答案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Na2SO4=BaSO4↓+2NaCl;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钠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总反应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该反应中2个钠失去2个电子生成钠离子,水中2个氢离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氢气,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够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反应:2NO2(g)+4CO(g)?N2(g)+4CO2(g)△H<0.将一定量的NO2与CO充入装有催化剂的注射器中后封口.右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的操作是快速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c(N2)都增大
C.e点:υ(正)<υ(逆)
D.若考虑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平衡常数K(c)>K(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Na,BNa2O2,DNa2CO3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中若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6.02×1023
(3)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4)写出A→C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该反应为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H2O+NO2
(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环境污染,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c,再打开弹簧夹ab;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BD.
A.颜色  B.质量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密度  E.压强
(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 CO2和0.2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K:K(状态Ⅰ)<K(状态Ⅱ)<K(状态Ⅲ)
B.CO2的平衡转化率α:α(状态Ⅰ)<α(状态Ⅱ)=α(状态Ⅲ)
C.体系中c(CO):c (CO,状态Ⅱ)<2c (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v(状态Ⅰ)>v(状态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G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金属,F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G为NaOH溶液.
请回答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Fe.
(2)检验E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常选用的试剂是2Fe2++Cl2=2Fe3++2Cl-(填化学式).
(3)溶液B与气体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4)物质C转化为物质D的反应中伴随的主要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5)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再将此溶液一分为二,向其中一份中通入足量的氨气,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是BaSO3(填化学式).向另一份中滴加几滴E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沉淀的产生过程SO32-+2Fe3++H2O=SO42-+2Fe2++2H+、SO42-+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8molCO2B.标准状况下22.4LO2
C.3.6g水D.含NA个NH3分子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H+、Mg2+、Al3+几种阳离子,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霾”是当今世界环境热点话题.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空气质量恶化原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NO和CO气体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H=-akJ•mol-1(a>0)
(1)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 NO、2.4mol 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0~15min N2的平均速率v(N2)=0.013mol/(L•min);NO的转化率为40%.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减小,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cd(选填序号).
a.缩小容器体积
b.增加CO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器体积
③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向左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frac{5}{36}$L/mol.
(2)已知:2NO(g)+O2(g)═2NO2(g)△H=-b kJ•mol-1(b>0)CO的燃烧热△H=-c kJ•mol-1(c>0)则在消除汽车尾气中NO2的污染时,NO2与C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O(g)+2NO2(g)=N2(g)+4CO2(g)△H=(-a+b-2c) kJ•mol-1
(3)工业废气中含有的NO2还可用电解法消除.制备方法之一是先将NO2转化为N2O4,然后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图2所示.Pt乙为阴极,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N2O4+2HNO3-2e-═2N2O5+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