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利用KMnO4溶液(  )
A.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氧化性较强,催熟水果

分析 乙烯能催熟果实,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利用KMnO4溶液除去乙烯,可使水果缓慢成熟,以赢得长途运输时间,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2mol•L-1的溶液:NH4+、Na+、Cl-、HCO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pH=1的水溶液中:Al3+、NH4+、CH3COO-、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是所得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的2倍,则原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
①2:3 ②1:2 ③3:10 ④2:7.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是用磺酸类质子溶剂作电解质,在200℃左右时供电(如图所示),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4H++O2+4e-═2H2O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D.设每个电子所带电量为q库仑,则1 mol乙醇被氧化产生12q库仑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2)乙中负极为Al,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Mg(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Al(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AD(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中国应用技术网报道了利用苯制备偶氮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方法,下面是制备偶氮染料F和医药中间体Y的流程图如下:

已知:(1)
(2)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反应①的反应类型还原反应.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化合物A、F的结构简式:A、F
(4)设计A→D的目的是防止氨基被氧化且使硝基进入对位.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是苯的对位二取代产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
(6)参照上述流程图设计从X到Y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的方法是(  )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
B.分别加稀硫酸煮沸,再加足量NaOH溶液调至碱性,加银氨溶液加热观察有无银镜
C.分别加热水溶解,观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有无甜味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1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3C(g)△H=-Q kJ/mol(Q>0).经过60s达到平衡,测得B物质的量为0.2mol,下列对该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A浓度表示该反应速率为1.6 mol/(L•min)
B.若使容器体积变为1 L,则B的物质的量一定减小
C.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D.若向容器再充入1 mol C,重新达到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B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及C、F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A、F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比C、D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少2,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又知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请回答:
(1)1 mol由E、F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跟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完全反应后消耗后者的物质的量为8mol.
(2)A、C、F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3)单质B的燃烧热a kJ/mol.由B、C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C14 g完全燃烧放出b kJ热量,写出单质B和单质C反应生成BC的热化学方程式:C(s)+$\frac{1}{2}$O2(g)═CO(g)△H=-(a-2b) kJ•mol-1
(4)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用A2C和BC反应制取单质A2.在等体积的Ⅰ、Ⅱ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2C和1 mol BC、2 mol A2C和2 mol BC.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别达到平衡(两容器温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Ⅰ>Ⅱ
B.达到平衡后A2C的转化率:Ⅰ=Ⅱ
C.达到平衡后BC的物质的量:Ⅰ>Ⅱ
D.达到平衡后A2的体积分数:Ⅰ<Ⅱ
E.达到平衡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Ⅰ=Ⅱ
F.达到平衡后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Ⅰ<Ⅱ
(5)用B元素的单质与E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极浸入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构成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l-3e-+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