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科研小组用MnO2的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如图所示:
(1)装置连接好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向C中加水至淹没长导管,微热圆底烧瓶,观察C中长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冷却后是否形成一段水柱.
(2)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
(3)吸收Cl2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时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SO42-和OH-.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只存在ClO-
假设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②吸收液中可能存在ClO-的原因是Cl2+2OH-=Cl-+ClO-+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中补充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 H2SO4溶液,1mol/L NaOH溶液、0.01mol/L KMnO4溶液、品红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 H2SO4溶液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KMnO4溶液Ⅰ: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假设1成立;
Ⅱ:若溶液紫红色不褪去,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Ⅰ: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1成立;
Ⅱ: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II,假设3成立,

分析 (1)根据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在烧瓶受热后,气体膨胀,会导致C中有气泡冒出、冷却后气体收缩,则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来分析;
(2)根据仪器的结构来分析;根据用MnO2的浓盐酸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来书写离子方程式;用此反应制取的氯气中混有大量的HCl,HCl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本来就不大,NaCl的存在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
(3)①根据反应原理: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可假设:1、溶液中可能存在只存在SO32,2、只存在ClO-;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②当吸收液中SO32的完全反应后,通入的氯气会与OH-反应;
③根据所限制实验试剂和SO32-、ClO-的性质,先加入硫酸至酸性,若存在SO32-或ClO-,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O;因为HClO具强氧化性,选择淀粉KI试液,证明有ClO-的存在;H2SO3具有还原性,选择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证明SO32-的存在.

解答 解:(1)根据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在烧瓶受热后,气体膨胀,会导致C中有气泡冒出、冷却后气体收缩,则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故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向C中加水至淹没长导管,微热圆底烧瓶,观察C中长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冷却后是否形成一段水柱,
故答案为:向C中加水至淹没长导管,微热圆底烧瓶,观察C中长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冷却后是否形成一段水柱;
(2)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为分液漏斗;用MnO2的浓盐酸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加热\;}}{\;}$MnCl2+Cl2↑+2H2O,此反应中能拆的为HCl和MnCl2,故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盐酸是挥发性酸,浓盐酸在受热时极易挥发用,故用此反应制取的氯气中混有大量的HCl,而HCl极易溶于水,但氯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本来就不大,NaCl的存在又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将制得的氯通过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其中的HCl,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
(3)①②由于通入氯气后首先发生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可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当吸收液中SO32过量时,溶液中可能存在只存在SO32
假设2、当氯气过量时,过量氯气会继续与OH-反应,溶液中可能只存在ClO-
假设3、当通入的氯气和吸收液中SO32的恰好完全反应时,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故答案为:①只存在SO32-;②Cl2+2OH-=Cl-+ClO-+H2O;
③因为吸收液呈碱性,先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先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SO32-或ClO-,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O;
在A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有SO32-,即假设I成立;如果紫色不褪色,则无SO32-,即假设II或假设III成立;
在B试管中滴加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变蓝,证明有ClO-;如果不变蓝,则无ClO-,结合步骤2中的II,则假设3成立;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 H2SO4溶液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KMnO4溶液Ⅰ: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假设1成立
Ⅱ:若溶液紫红色不褪去,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Ⅰ: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1成立
Ⅱ: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II,假设3成立

点评 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要根据实验原理提出假设,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加以验证,如利用次氯酸的酸性和漂白性验证是否含有次氯酸根离子,利用亚硫酸的还原性验证是否含有亚硫酸根离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7.5mol CuSO4可氧化磷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B.3 molC.5 molD.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莽草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莽草酸完全燃烧消耗156.8 L O2
B.1 mol莽草酸最多与4 mol Na发生反应
C.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莽草酸可发生聚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常温下,将20.0g20.0%的NaCl溶液,跟10.0g35.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该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500g水中需溶入多少摩尔NaCl,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氢化物都是只含二种元素
B.混合物中的元素一定是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K+、NO3-、SO32-、Na+
B.使石蕊呈红色的溶液中:Na+、HCO3-、NO3-、AlO2-
C.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中:Cu2+、Fe3+、NO3-、SO42-
D.在酸性溶液中:NH4+、Na+、Cu2+、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进行钠的性质的实验时,小明同学根据钠所属的物质类别即金属来推测钠可能与初中所学习的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小明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属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哪一步(  )
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D.第四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TBC的一种标准谱图如图所示,它是(  )
A.核磁共振谱B.质谱C.红外光谱D.紫外光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