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3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用电子式表示X与Z形成X2Z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X与W形成的化合物作还原剂(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分析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O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原子序数Y小于Z(O),则Y为N元素;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且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3个短周期的元素可知X为H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原子质子数=5+6=11,则W为Na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O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原子序数Y小于Z(O),则Y为N元素;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且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3个短周期的元素可知X为H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原子质子数=5+6=11,则W为Na元素,
(1)X为H、Z为O元素,X2Z为H2O,用电子式表示出水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氨气中含有3个N-H键,氨气的结构式为:;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由H、N、O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为NH4NO3,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中NaH中的H有-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故答案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还原剂.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子式的书写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为易错点,试题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烃不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Fe粉存在下与液溴(Br2)反应,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该烃是(  )
A.B.对二甲苯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C.60克SiO2中含有1mol SiO2分子
D.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 mo1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2NA
B.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14CO2与44g14CO2所含分子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16 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BDF;属于吸热反应的是CE.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
E.Ba(OH)2•8H2O与NH4Cl反应           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
C.多糖、蛋白质、脂肪和聚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汽油、柴油、植物油、棉、麻、丝、毛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将4mol SO2和2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mol.若SO2、O2、SO3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 表示,试回答:
(1)达到平衡状态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O2,体系中SO2的体积分数将减小,若要使SO2的体积分数再变至与原平衡状态A相同,可采用的措施有通入适量SO2或给体系升温;
(2)若起始时a=1.2mol,b=0.6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为c≥0;
(3)若原平衡状态A是在恒温恒容下达到的,现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方向进行,且达到的平衡状态与A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3.6<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定条件下,将1mol N2和1.0mol H2充入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NH3、N2、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用H2表示0~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15mol•L-1•min-1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L-1
(2)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1min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均等于零
c.2~5min,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其它条件不变,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N2、H2的转化率
(3)为提高上述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等(只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