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填序号);
A.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分析 (1)根据含25%NaClO、1000mL、密度1.19g•cm-3,结合c=$\frac{1000ρω}{M}$来计算;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
(3)根据溶液的配制及c=$\frac{n}{V}$、m=nM来分析;
(4)①根据c(H2SO4)=$\frac{1}{2}$c(H+)计算;
②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解答 解:(1)c(NaClO)=c=$\frac{1000ρω}{M}$=$\frac{1000×1.1.9×25%}{74.5}$=4.0 mol•L-1,故答案为:4.0;
(2)稀释后c(NaClO)=$\frac{1}{100}$×4.0 mol•L-1=0.04 mol•L-1,故答案为:0.04;
(3)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A错误;
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故B错误;
C.由于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所以商品NaClO可能部分变质导致NaClO减少,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故C正确;
D.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①c(H2SO4)=2.3mol•L-1,则c(H+)=4.6mol•L-1,故答案为:4.6;
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浓硫酸的浓度为c=$\frac{1000×1.84×98%}{98}$=18.4mol/L,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2L×2.3mol/L,V=0.25L=250mL,
故答案为:25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B.破坏乙烯分子里C=C键所需吸收的能量是破坏乙烷分子里C-C键能量的两倍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油脂完全皂化生成1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C、D、E,其中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元素,B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的电子,E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所有元素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1)B2A2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
(2)B、C、D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N>O>C,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3)在天津爆炸事件中可能造成含B、C元素组成的钠盐的泄漏,该盐对应酸的结构式为H-C≡N.
(4)元素B、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元素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C、D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N2O.
(5)元素E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CuCl,测得其晶胞边长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frac{398}{{N}_{A}×{a}^{3}}$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一定条件下,向某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I或加入一定量的PCl5,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时刻改变条件,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图表示.那么对于不同反应在t时刻改变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2HI(g)?I2(g)+H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HI
B.对于2HI(g)?I2(g)+H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HI
C.对于PCl5(g)?PCl3(g)+Cl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PCl5
D.对于PCl5 (g)?PCl3(g)+Cl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P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BF(填选项序号)
A.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的中部测定其pH;
B.向冰醋酸中加水,溶液导电性最强时pH最小;
C.处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时,用大量水稀释后冲入下水道;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或品尝少量化学药品;
E.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试管收集产品;
F.酸碱中和滴定时,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2)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
A.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量:28.6g.
B.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④(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②③,无影响的有⑤.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BCF(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请完成下列问题.
C-F427C-Cl330C-I218
H-H436S=S255H-S339
(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218KJ•mol-1<C-Br键能<330KJ•mol-1(填写数值和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 kJ•mol-1;则Q=-229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BaSO4=Ba2++SO42-B.NaHSO4=Na++HSO4-
C.H2SO4=2H++SO42-D.NaH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氧化还原反应15CuSO4+11P+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mol CuSO4能氧化磷单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