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物质组成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可能大于1.8的化合物是(  )
A.CH4B.COC.NO2D.Na2O

分析 一般来说元素电负性的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形成离子键,小于1.7时,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根据对应化合物的晶体类型判断电负性,以此解答.

解答 解:一般来说元素电负性的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形成离子键,小于1.7时,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则组成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可能大于1.8的化合物应是离子化合物,只有D符合.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负性的含义和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一般情况下电负性的变化规律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一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表是有机物A、B的有关信息.
AB
②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醇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乙烯
(2)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B的名称为:苯.B与乙苯互为同系物.其中乙苯的同分异构体还3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物质名称邻二甲苯(或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3,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3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2倍
C.pH相同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D.pH=7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他设计了右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若他选择的溶液C为Na2SiO3溶液,A为常温下能与铜反应的强  酸,你认为他选用的块状固体B 是什么?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HNO3,BCaCO3/BaCO3
(2)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或BaCO3+2H+═Ba2++CO2↑+H2O.
(3)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CO2不足),或是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CO2过量).
(4)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分析,你认为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C>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统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ⅡA族,乙物质的电子式是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O<N<Al<Mg<Na (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
(4)简述比较D与E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镁与热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但铝和热水不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含有NH4+、Cl-、H+、OH-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一定是:c(Cl-)>c(NH4+)>c(H+)<c(OH-
B.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C.0.1 mol/L 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分子式为C12H14O2的有机物F广泛用于制备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有机物,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2)合成路线中反应③所属反应类型名称为氧化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CH3)OHCOOH$→_{△}^{浓硫酸}$CH3CH=C(CH3)COOH+H2O;
(4)按要求写出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要求: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遇浓溴水能产生白色沉淀.③苯环上的取代物只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的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溶液pH=2是因为残留液中还有盐酸剩余
B.BC段表示随着碳酸钠溶液的滴入,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C.AB发生的反应为:Ca2++CO32-═CaCO3
D.滴入500滴碳酸钠溶液后溶液中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关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者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加热法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若在空气中冷却会使结果偏低
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溶于较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C.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溴水的洗气瓶,即可提纯甲烷
D.将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以检验还原性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