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某学生用0.103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5.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DCEAF.
(2)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消耗0.103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28.8425.00
227.8325.00
327.8525.00
则待测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149mol•L-1
(3)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盐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盐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若用同浓度的氨水与同浓度的盐酸混合至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l-)>c(NH4+)>c(H+)>c(OH-).

分析 (1)根据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
(2)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消耗V(氢氧化钠),再根据反应HCl+NaOH═NaCl+H2O求出c(盐酸);
(3)如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4)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5)若用同浓度的氨水与同浓度的盐酸混合至二者恰好完全中和,得氯化铵溶液,据此确定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解答 解:(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正确的顺序为:BDCEAF;
故答案为:BDCEAF;
(2)三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8.84mL,27.83mL,27.85mL,第1组数据无效,则平均消耗V(氢氧化钠)=27.84mL,
                    HCl+NaOH═NaCl+H2O
         25.00ml×c(盐酸)    27.84mL×0.1032mol•L-1
解得:c(盐酸)=0.1149mol•L-1
故答案为:0.1149;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终点时,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测定c(待测)偏大,故A错误;
B、滴定前盛放盐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测定c(待测)无影响,故B错误;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测定c(待测)偏大,故C错误;
D、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测定c(待测)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若用同浓度的氨水与同浓度的盐酸混合至二者恰好完全中和,得氯化铵溶液,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c(NH4+)>c(H+)>c(OH-);
故答案为:(Cl-)>c(NH4+)>c(H+)>c(OH-).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中常见的误差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氢气和氯气光照下生成氯化氢
C.乙炔和氢气在催化剂下合成乙烷
D.乙烷和氯气光照下生成多氯代物和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室温下,CH3COOH的Ka=1.7×10-5mol•L-1,NH3•H2O的Kb=1.7×10-5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温下,相同浓度的CH3COOH与NH3•H20的电离程度相同
B.温度改变后,Ka、Kb都会发生改变
C.室温下,CH3COOH溶液中的[H+]与NH3•H2O中的[OH-]相等
D.室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CH3COOH溶液中的[H+]与NH3•H2O中的[OH-]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为纯净物
C.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
D.裂化汽油中含烯烃,不易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表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的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
V(H2SO4
mL
溶液温度/℃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0.7502035250
20.100.8502035200
30.101.0502035125
40.101.05035505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选填“高”、“低”或“相等”).
(2)实验l、2可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3、4可得出的结论是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若将该金属与铁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制作成原电池,观察到铁的表面有大量气泡.该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选填“强”或“弱”),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烧碱中的杂质不和酸反应),请根据实验回答
(1)将称量好的8.8g烧碱样品配制成500mL待测液,配制过程使用的主要仪器除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一种必须使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2)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3)用0.2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液,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如果实验操作正确,从滴定开始到结束,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可以出现的是BC(填答案字母序号)
A.c(Na+)>c(Cl-)>c(H+)>c(OH-
B.c(Na+)>c(OH-)>c(Cl-)>c(H+
C.c(Na+)+c(H+)=c(OH-)+c(Cl-
D.c(Cl-)+c(Na+)>c(OH-)+c(H+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c(NaOH)0.40mol/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6020.50
第二次10.003.0023.10
(6)经过分析发现,本次实验的测定结果比烧碱的实际纯度偏高,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BCD
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B.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D.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燃烧时的焰色反应是黄色,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产生淡黄色固态化合物,A单质与D单质可以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条件可以是点燃或者光照,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写出B、D的元素名称:B氧 D氯.
(2)写出化学方程式:C+B=2Na+O2$\frac{\underline{\;\;△\;\;}}{\;}$Na2O2
(3)C元素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4)写出A2B、C2B2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
A.NH4Cl的电子式:B.甲烷的结构式:C.H2O2的电子式:D.CCl4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pH值相同的NaOH(aq)、Ba(OH)2(aq)、NH3•H2O(aq)各100mL
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NH3•H2O(aq);
②分别用0.1mol/L的HCl(aq)中和,消耗HCl(aq)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V1=V2<V3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D、一样快.(填A、NaOH最快;B、Ba(OH)2最快;C、NH3•H2O最快;D、一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