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最后肯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
①Ca(OH)2 ②Na2CO3 ③CaCl2 ④Ca(ClO)2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 | X | Y |
A. | MgSO4 | CuSO4 |
B. | AgNO3 | Pb(NO3)2 |
C. | FeSO4 | Al2 (SO4)3 |
D. | CuSO4 | Ag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或浊液中,关于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氨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c(NH4+)/ c(NH3·H2O)的比值减小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
c(CO32-) > c(HCO3-),且2c(Na+)=3[c(CO32-)+c(HCO3-)]
C.0.2 mol·L-1的醋酸(CH3COOH)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CH3COO-) + 2c(OH-) = c(CH3COOH) + 2c(H+)
D.常温下,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2O4)=2.0×10-12,则Ag2CrO4悬浊
液中的c(Ag+)一定小于AgCl悬浊液中的c(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双选)( )
A.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SiO2+4H+===Si4++2H2O
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SiO2+2OH-===SiO+H2O
C.水玻璃中滴入盐酸:SiO+2H+===H2SiO3↓
D.碳酸钡滴加稀硝酸:CO+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刚砂(SiC)可由SiO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SiO2+3CSiC+2CO↑,下列有关
制造金刚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iO2,还原剂为C
B.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e-
D.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SiC、氧化产物是C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______,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____。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后溶出_______。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 (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 mol贝诺酯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与阿司匹林互为同分异构体,且1 mol能与足最NaHCO3溶液反应产生2mo1CO2的结构为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