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如下平衡:2SO2(g)+O2(g)?2SO3(g)△H=-QKJ/mol,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  )
A.2QB.QC.1.8QD.0.9Q

分析 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转化的SO2为4mol×90%=3.6mol,反应中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转化的SO2为4mol×90%=3.6mol,
由2SO2(g)+O2(g)?2SO3(g)△H=-QKJ/mol可知2molSO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QKJ,
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frac{3.6}{2}$×QKJ=1.8QKJ,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分液漏斗.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试管b中试剂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3 mL乙醇、2 mL乙酸、1mL 18mol•L-1 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5.0
B3 mL乙醇、2 mL乙酸0.1
C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mol•L-1 H2SO41.2
D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6mL和6mol•L-1
②分析实验AC(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大量乙酸、乙醇未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或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B(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已知氯化铜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1)为了更完全的沉淀,最适合的X试剂为C.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溶液1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能检验溶液1中Fe2+的最合适的试剂①②(填编号)
①KMnO4   ②K3[Fe(CN)6]③NaOH   ④KSCN
(3)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实验所需480mL10mol/L浓HCl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②引发B中反应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旋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并用酒精灯加热B装置.
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否(填“是”或“否”).
(4)实验结束时,B和D处酒精灯应先熄灭的是D.
(5)该装置存在缺陷,请写出: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安全瓶.
(6)①得到CuCl2•xH2O晶体最好采用的干燥方式是D.
A.空气中加热蒸干                B.空气中低温蒸干
C.HCl气流中加热烘干            D.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②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称取m 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ng.沉淀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101kPa)  S(s)+O2 (g)═SO2 (g)△H=-297.2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的燃烧热为△H=-297.23kJ/mol
B.S(s)→S(g) 吸收热量
C.S(g)+O2 (g)═SO2 (g)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
D.形成1mol SO2化学键所释放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2 (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溴化钙在医药上用作中枢神经抑制药,实验室用“尿素法”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溴化钙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下:
温度0℃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25132143213278295312
(1)6Ca(OH)2+6Br2 $\frac{\underline{\;50-70℃\;}}{\;}$ 5CaBr2+6H2O+Ca(BrO32,每生成1mol Ca(BrO3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50~70℃时,尿素[CO(NH22]将生成的Ca(BrO32还原为CaBr2,尿素被氧化为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NH32+Ca(BrO32$\stackrel{50-70℃}{→}$CaBr2+2CO2↑+2N2↑+4H2O.
(2)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3)加入氢溴酸调pH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4)操作I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
(5)“二氧化硫法”制备的氢溴酸粗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溴和硫酸;请选用所提供的试剂,试写出检验氢溴酸粗品中是否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氢溴酸粗产品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否则不含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2Q3B.Q1+Q2>2Q3C.Q1+Q2<Q3D.Q1+Q2>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1)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Na2S2O3,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如将分液漏斗中的H2SO4改成浓盐酸,则三颈烧瓶内除Na2S2O3生成外,还有NaCl(填化学式)杂质生成.
(2)为测定所得保险粉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可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
①利用KIO3、KI和HCl可配制标准碘溶液.写出配制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O3-+5I-+6H+=3I2+3H2O
②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2O3•5H2O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并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所配制的标准碘溶液滴定.滴定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锥形瓶外,还有酸式滴定管.
③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本实验对Na2S的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可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提纯步骤依次为:
①将已称量好的工业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
②按图2所示装配所需仪器,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水浴加热;
③待烧瓶中固体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
④趁热过滤;
⑤将所得滤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化钠结晶水合物;
⑥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Na2S•9H2O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1)4.9g硫酸中含有0.1mol H原子,0.2NA 个O原子和0.05NA 个S原子,与3.6克H2O中所含O原子数相等,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2)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CO和CO2的分子数之比为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子数之比为2:3,质量之比为7:11,
(3)某金属氯化物MCl227g,含有0.40mol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2mol,摩尔质量为135 g/mol,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B.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32-存在
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D.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