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D、同质量的甲和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
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可根据是否产生气体判断稳定性强弱;
B.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据此可以鉴别是否有水存在;
C.丙烧杯与装有碳酸钠的试管相连,则实验过程中不会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D.根据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乙中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甲中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判断.
解答: 解:A.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使管,大试管直接加热,稳定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稳定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故A正确;
B.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故B正确;
C.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连接丙烧杯的试管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根据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乙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甲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106
84
mol,根据Na2CO3~2HCl,NaHCO3~HCl,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
106
84
mol,所以等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多,即乙>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性,根据二者的不同性质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回答问题: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B
 

(2)写出各步反应类型:①
 
 
 

(3)写出②、③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l、Fe、Cu、S等都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
(1)某混合物由Al2O3、Cu2O、Fe3O4组成,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处理:
①滤渣A的化学成分为
 
(填化学式),则上述过程中,含“铜”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②滤液A中有无Fe3+
 
(填“有”或“无”)实验方法是
 
(所述实验方法需与前一填空结论一致).
③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FeS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CuFeS2与氧气反应可得产物Cu2S、FeS和SO2气体,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3)硫酸厂尾气中含有较多的SO2气体,为变废为宝,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
①以水为吸收剂,将吸收也水微热,向其中通入SO2和过量的空气,SO2几乎被完全吸收,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利用电化学法将尾气中的SO2气体转化为氮肥硫酸铵,模拟装置如图2所示,试写出SO2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为s g,密度为 ρg/mL,向足量该饱和溶液中加入 m g CaO,充分作用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大于
37m
28
g
B、该饱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s
100+s
%
C、最终所得溶液PH不变
D、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0ρs
74(100+s)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
 
基团,又含有
 
基团,所以氨基酸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图2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晶体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H2、N2、O2、Cl2
B、HF、HCl、HBr、HI
C、Li、Na、K、Rb
D、KCl、KBr、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
B、CO2通入Ca(OH)2溶液中
C、将AlCl3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
D、CO2通入BaCl2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康法”制氯气的反应为:4HCl+O2 
CuCl2
2Cl2+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被氧化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消耗了1mol 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