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填写如表
(1)
 微粒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① ${\;}_{19}^{40}$K 192119 40
 ②3818Ar 18 201838
 ③3216S2-16 16 18 32
(2)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S2-  Mg2+

分析 (1)AZX在该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A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Z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据此分析;
(2)S2-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Mg2+的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

解答 解:(1)AZX在该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A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Z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
4019K的质量数为40,质子数为19,电子数为19,中子数=40-19=21;
②质子数为18,则为Ar原子,故电子数为18,而中子数为20,故质量数为38,故符号为3818Ar;         
③由于质量数为32,而中子数为16,故质子数为16,而电子数为18,故为3216S2-
故答案为:

微粒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① ${\;}_{19}^{40}$K 19211940
 ②3818Ar 18 201838
 ③3216S2-16 16 18 32
(2)S2-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Mg2+的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Li4SiO4可用于富集得到高浓度CO2.原理是:在500℃,低浓度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两种锂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高浓度CO2,Li4SiO4再生.7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Li2SiO3$\stackrel{700℃}{?}$CO2+Li4SiO4
(2)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电解CO2和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1.
①b为电源的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写出电极c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O2+2e-═CO+O2-、H2O+2e-═H2+O2-
(3)电解生成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
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充入1.2mol CO和1mol 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4mol 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值为50,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mol CO气体,则此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如图2)

若甲醇的燃烧热为△H3,试用△H1、△H2、△H3表示CO(g)+2H2(g)?CH3OH(l)的△H,则△H=△H=2△H1-△H2-△H3
(5)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如Fe0.9O]可将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3所示,若用1mol缺铁氧化物[Fe0.9O]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0.1mol C(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Fe(NO32溶液:将铁粉溶于过量的稀硝酸
B.提纯含有少量苯酚的苯: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取少量的食盐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入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盛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平衡球,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实验室制备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氯水的装置如图1所示.

(1)制备KClO3需在70℃~80℃进行,写出制备KClO3的离子方程式3Cl2+6OH-=5Cl-+ClO3-+3H2O.若有少量MnO2进入试管B,则会生成K2MnO4,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4KOH+MnO2=K2MnO4+2KCl+2H2O.
(2)制备NaClO需在0℃~5℃进行,实验中宜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C放在冰水浴中.温度过高还会生成NaClO3,当n(NaClO):n(NaClO3)=1:a时,该反应中n(Cl2):n(NaOH)=1:2.
(3)制取氯酸盐和次氯酸盐条件的差异是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4)KCl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B中获得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方案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裂化、煤的液化、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B.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
C.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性能优良.比能量高.缺点是废弃电池污染严重
D.在新型催化剂条件下通过电力可将二氧化碳氧化为甲醇、甲烷等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B、C、D、E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同,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数为半充满结构,C、D为同主族元素,且D的原子序数是C的2倍,E2+的3d轨道上有10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2)A、B、C的最简单氢化物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4>NH3>H2O(用分子式表示),其中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C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分子立体构型名称为V型.
(3)AD2分子中,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的不同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σ键、π键,其中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写出两种与AD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CO2、N2O.
(4)ED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ED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如果ED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mol-1,则a、b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M}{ρN{\;}_{A}}}$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NaOH润洗,再加人一定体积待测NaOH溶液
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2-二溴乙烷是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某小组用如图装置合成1,2-二溴乙烷.
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C2H5OH $→_{170℃}^{浓H_{2}SO_{4}}$CH2=CH2↑+H2O
产物和部分反应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1,2二溴乙烷131.42.18微溶
58.83.12微溶
乙醇78.50.79
合成反应:
在冰水浴冷却下将20.0mL浓硫酸与10.0mL95%乙醇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取出10.0mL加入三颈烧瓶B中,剩余部分转入滴液漏斗A中.E的试管中加入8.0g液溴,再加入2-3mL水,试管外用水冷却.断开D、E之间的导管,加热B,待装置内空气被排除后,连接D和E,继续加热并保持温度在170-180℃,打开滴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反应液,直至反应完毕.
分离提纯:
将粗产物分别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待溶液澄清后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的1,2-二溴乙烷6.3g.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浓硫酸与乙醇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使用冰水浴降温的目的是防止乙醇挥发.
(2)为防止暴沸,装置B中还应加入碎瓷片;C的作用是平衡气压;E中试管里加水的目的是防止溴、产物1,2-二溴乙烷挥发.
(3)判断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结束的方法是E中试管里的液体变为无色;反应结束时正确的操作是断开DE之间的导管,再停止加热.
(4)洗涤和分离粗产物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5)本实验中,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67%.
(6)下列操作中,将导致产物产率降低的是abc(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乙烯通入溴时迅速鼓泡 b.实验时没有装置D c.去掉装置E烧杯中的水 d.装置F中NaOH溶液用水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有关 0.1mol/LCH3COONa 溶液(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CH3COOH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 的值增大
C.加入NaOH固体可抑制 CHCOO-的水解
D.同pH的CH3COONa溶液和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前者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