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由转变成需经过下列合成途径的顺序是(  )
A.消去→加成→消去B.加成→消去→脱水C.加成→消去→加成D.取代→消去→加成

分析 先发生消去反应,然后与氢气加成生成醇,醇消去羟基生成烯烃,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醛,然后与氢气加成生成2-甲基-1-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醇消去羟基生成烯烃,则反应过程为: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的合成等,明确常见的反应类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一定量KAl(SO42溶液和一定量Ba(OH)2溶液混合,沉淀的质量恰好最大时:Al3++2SO42-+3OH-+2Ba2+=2BaSO4↓+Al(OH)3
B.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Cl2:2MnO4-+16HCl=2Mn2++6Cl-+5Cl2↑+8H2O
C.0.1molCl2和100mL1mol/LFeBr2反应:3Cl2+2Fe2++4Br-=6Cl-+2Fe3++2Br2
D.用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 b.液态SO3 c.液态的醋酸 d.汞 e.熔化的KNO3 f.BaSO4固体 g.酒精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de;
②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c;
③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纳米致100纳米之间,所以纳米材料全部属于胶体
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为电解质
C.可使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5mol/L的Na2CO3溶液970mL,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1000mL,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是14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A2):c(B2):c(AB)=1:1:2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甲烷(CH4)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甲烷燃绕生成的CO2常温常压下溶于水,达到平衡时,若溶液中c(H2CO3)=1.5×10-5mol/L,pH=5.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的值为$\frac{2}{3}$×10-5(已知:10-5.60=2.5X10-6,忽略水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
(2)将甲烷燃烧生成的0.1molCO2与100mL2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各种离子(H+除外)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O32-)>c(OH-)>c(HCO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373K时,某 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H3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NH3(g)?N2(g)+3H2(g).其中物质H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前 20s内NH3(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2)37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12.
(3)将原平衡升温至473K,重新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H2的平衡浓度为NH3的2倍,该反应为(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为增大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其它条件不变)b.
a.降低温度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再充入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