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水、氯化氢 | B. | 稀硫酸、氨气 | ||
C. | 氢氧化钠溶液、SO2 | D. | 氢氧化钠溶液、CO |
分析 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是因压强减小,沸点降低,则分析选项中气体的压强减小、物质的量减小即可,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HCl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A不选;
B.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固体,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B不选;
C.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水,压强减小,沸点降低,符合题意,故C不选;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不反应,不会导致压强减小,不符合题意,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及物质的溶解性,把握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由信息得出压强、沸点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学生能力迁移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 (Na+)=c (H2A)+c (HA-)+c (A2-) | |
B. | 能用来精确计算稀NaOH溶液中c (OH-):c (OH-)=c (NaOH)+$\frac{{K}_{W}}{c({H}^{+})}$ | |
C. | 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 (Na+)-c (F-)]<[c (K+)-c (CH3COO-)] | |
D. | 常温下,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AgNO3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K+)>c(NO3-)>c(Cl-)>c(Ag+)>c(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闭合K1,断开K2时,电极A的质量增加 | |
B. | 闭合K1,断开K2时,乙池溶液中c(CuSO4)逐渐增大 | |
C. | 断开K1,闭合K2时,电极A的反应式为Cu-2e-═Cu2+ | |
D. | 断开K1,闭合K2时,SO42-通过离子交换膜由甲池向乙池迁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的氧化物均含离子键 | |
B. | C离子的半径小于D离子的半径 | |
C. | A、B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 |
D. | 含D元素的盐溶液只能显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时,pH=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个数为10-13NA | |
B. | 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 32 g铜 | |
C. | 12.4 g白磷(P4)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4NA | |
D. | 1.8g18O2分子与1.8g18O3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部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Y>X | B. | 单质熔点:Y>Z>X | ||
C. | 离子半径:X2->Z->Y+ | D. | 原子序数:X>Z>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