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把0.05mol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
A.硫酸铜溶液B.0.5mol•L-1盐酸C.0.5mol•L-1H2SO4D.自来水

分析 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将0.05mol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说明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将0.05mol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说明离子浓度变化较大,
A.加入硫酸铜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变化不大,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变化不大,故C错误;
D.水是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很小,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很大,所以溶液导电性变化很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导电性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与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有关,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Zn(s)+Cu2+(aq)═Zn2+(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Zn;电解质溶液Y是CuCl2
(2)铜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Cl2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生实验兴趣小组拟用图1装置气体排液法来完成“NaHCO3和NaCl混合物中NaHCO3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已知:Na2CO3+CO2+H2O=2NaHCO3,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是a、b、c、d(用接口字母填写).
(2)甲同学认为上述方法误差较大,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有ABD.(填序号)
A.在装置②中水面上滴加少量植物油
B.在装置①中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HCO3溶液
C.在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2CO3溶液
D.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3)乙同学认为在装置②③之间的导管内会积存水,使测定结果不准,从而改用图2装置.假定滴定管(用于准确测定滴加液体体积的仪器,其中0刻度在最上面,刻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大)起始读数为V1mL,终了读数为V2mL,而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V3mL(标准状况下),混合物样品质量为m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84({V}_{3}+{V}_{1}-{V}_{2})}{22400m}$×100%(用含V1、V2、V3、m的式子表示).
(4)丙同学改用图3装置,通过测定烧杯中NaOH溶液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NaHCO3的含量.你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更合理乙同学,理由是:丙同学的方案中,生成的CO2没有全被NaOH溶液吸收,混有HCl气体,使测定的气体质量不准确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HF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7.2×10-4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将浓度为0.1mol•L-1 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CD.
A.c(H+)  B.c(H+)•c(OH-)   C.$\frac{c({H}^{+})}{c(HF)}$ D.$\frac{c(O{H}^{-})}{c({H}^{+})}$
(2)25℃时,在20mL 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mol•L-1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 mol•L-1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c(Na+)=0.1mol•L-1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NaF溶液;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②③.(用序号填写)
(4)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_{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明之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
(5)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 HF转移1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燃料.甲醇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实验测得:32g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726.4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1
(2)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2CH3OH+3O2+4KOH$?_{充电}^{放电}$ K2CO3+6H2O

①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阳极.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8OH--6e-=CO32-+6H2O.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NO3
④当电路中通过0.01mol电子时,丙池溶液的C(H+)=0.1mol/L(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3)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bcd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CO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甲醇的浓度保持不变
e.v(H2)=v(CH3OH)            f.v(CO)=v(CH3OH)
②要提高反应2H2(g)+CO(g)?CH3OH(g)中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 Al(OH)3↓+3BaSO4
C.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D.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按指定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的反应中,3mol的BrF3参加反应时,被水所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frac{4}{3}$mol.
(2)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①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若生成0.2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①方法一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②若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lO2气体,则两方法中消耗的还原剂质量之比为73:34
③Cl2与ClO2均用作水处理剂,若它们中的氯元素均被还原为Cl-,则相同质量的ClO2是Cl2消毒效率的2.6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分别向1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醋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2<△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