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a.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A.MgO、Na2O、CO2、CuO    B.HCl、H2O、H2SO4、HNO3 C.NaOH、Na2CO3、KOH、Cu(OH)2
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CO2;BH2O;CNa2CO3
b.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H2SO4=2H++SO42-
(2)Cu(NO32Cu(NO32=Cu2++2NO3-
(3)NaHCO3NaHCO3=Na++HCO3-
(4)HClOHClO?H++ClO-

分析 a、A、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来判断物质的类别;B、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来判断;C、根据化合物所属的类别来判断;
b、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团不能拆开.

解答 解:a.A、MgO、Na2O、CuO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只有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HCl、H2SO4、HNO3均属于酸,只有H2O属于氧化物;
C、NaOH、KOH、Cu(OH)2中均属于碱,只有Na2CO3属于盐,故答案为:CO2;H2O;Na2CO3
b.(1)硫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答案为:H2SO4=2H++SO42-
(2)硝酸铜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u(NO32=Cu2++2NO3-,故答案为:Cu(NO32=Cu2++2NO3-
(3)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4)次氯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答案为:HClO?H++Cl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的分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识,书写电离方程式时注意离子的正确书写、电荷守恒、离子团不能拆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①已知白磷和氯酸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P4+HClO3+═HCl+H3PO4,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
②白磷有毒,有实验室可采用CuSO4溶液进行处理,其反应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在该反应中30molCuSO4可氧化P4的物质的量是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实验室要配制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480mL.实验操作步骤有:
A用少许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并重复2次.
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并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2.0g.
D将容量瓶盖紧摇匀.
E将已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杯注入500mL中.
F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至接近刻度线_1-2_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Ⅰ(1)在上述的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以完成整个步骤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CBEAFD.
Ⅱ.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进行称量偏低;
(2)未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偏低;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低;
(4)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偏低;
(5)配制前容量瓶用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无影响.
(6)氢氧化钠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bd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
(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u2S,当1mol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H2
(3)如图甲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a(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2H++NO3-+e-=NO2↑+H2O.
(4)①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作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
②如图乙对实验I~IV电化学的装置正确,且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D

A.实验I:电流表A指针偏转,碳棒上有红色固体产生
B.实验Ⅱ:电流表A指针偏转,铁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
C.实验Ⅲ:碳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铁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D.实验IV:粗铜溶解,精铜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微粒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FeB.Fe2+C.H+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下列物质中:
①Na ②Na2O  ③CO2④NH3 ⑤H2SO4⑥Ba(OH)2⑦NaCl ⑧蔗糖 ⑨NaCl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⑤⑥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⑧,能导电的是①⑨.(用序号填写)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Cu(NO32Cu(NO32=Cu2++2NO3-
②NaHCO3NaHCO3=Na++HCO3-
(3)在Na2O2与CO2的反应里,每消耗1mol过氧化钠,则生成11.2升O2(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不可能形成阳离子B.两种酸溶液混合不可能呈中性
C.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金属不可能形成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不完全时,得到的是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次氢气还原CuO实验最终所得的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质量的均匀的上述固体混合物A,将其分成两等份.
②取其中一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了3.20g
③另一份加入500mL的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2.24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所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mol.
(2)A中,n(Cu)+n(Cu2O)=0.3mol.
(3)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存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21 mol电子转移
D.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