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分析 A.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B.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
C.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应防止氯化铁水解.

解答 解: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A错误;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故C正确;
D.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在水溶液中能水解,为抑制氯化铁水解,应向氯化铁溶液中加盐酸,所以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中和滴定、物质的分离以及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操作的方法,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2SO4 (Na2CO3):所加试剂:硫酸,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2)FeSO4 (CuSO4 ):所加试剂:Fe,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
(3)BaCl2(HCl  ):所加试剂:碳酸钡,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
(4)铜粉(铁粉):所加试剂盐酸,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沾在手上立即用酒精清洗B.误食铜盐立即喝牛奶或蛋清
C.动物标本可用福尔马林浸泡防腐D.伤口处理应先用100%的乙醇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   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环形玻璃搅拌棒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3)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5.925.925.929.8
326.426.226.330.4
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3.5kJ/mol (取小数点后一位).
(4)如果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中和热实验数值偏低.(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如图是配制50mL NaOH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①②③⑤(填序号),其中确定50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50mL容量瓶 ,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所配制的溶液进行实验,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将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2)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3)在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在容量瓶上都标有刻度线以及容积和温度三个特征标志.
(4)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重新配制;加蒸馏水到刻度约1cm~2cm处应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俯视观察到液面刚好到达刻度线,应应平视刻度线,继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应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主要是因为(  )
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大
B.钾的密度比钠小
C.钾的原子半径大,失去电子的能力强
D.钾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X、Y、Z、U、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Y的原子核外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X、Z中未成对电子数均为2; U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元素;W的内层电子全充满,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写出W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W同周期的元素中,与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化合物XZ的结构式是C≡O,YZ2-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
(4)X、Y、Z的.简单氢化物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H2O(用化学式表示),原因是3种氢化物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多少均为4,VSEPR模型均为正四面体结构,但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依次增加,导致键角变小
(5)由元素Y与U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表示Y原子,白球表示U原子),请写出化合物A的化学式AlN,该物质硬度大,推测该物质为原子晶体.其中Y元素的杂化方式是sp3
(6)U的晶体属立方晶系,其晶胞边长为405Pm,密度是2.70g/cm3,通过计算确定其晶胞的类型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堆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己知:4053=6.64×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无色透明溶液,由K+、Mg2+、Al3+、Ba2+、Fe3+、NO3-、SO42-、HCO3-、Cl-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②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③中的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HNO3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⑥取该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浅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Ba2+、Fe3+、HCO3-
(2)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Mg2+、Al3+、NO3-、SO42-
(3)有无不能确定的离子有(答有或无).若无,下面不必作答;若有,设计简单实验进一步确定上述离子.(要点:试剂、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H2OB.CO2C.CH3COOHD.CH3COO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