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SO2、H2S、Cl2B.SO2、O2、NH3C.HCl、HBr、HID.SO2、CO2、O2

分析 气体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就能共存;浓硫酸是酸能和碱性气体发生反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与强还原性的气体反应,所以浓硫酸能干燥酸性气体或中性气体.

解答 解:A.SO2、H2S、Cl2三种气体之间,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且H2S能被浓硫酸氧化,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
B.SO2、NH3、O2三种气体之间不发生反应,但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所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
C.HCl、HBr、HI三种气体,三种气体之间不发生反应,但是HI有较强还原性能和浓硫酸反应,所以HI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SO2、CO2、O2三种气体之间不发生反应,且这三种气体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共存与干燥,难度不大,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强还原性的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形成酸雨B.能使鲜花褪色
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背景素材】
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③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把I-氧化为I2;S2O32-能把I2还原为I-
【制备NaNO2
(1)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装置的目的是①将NO2转化为N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BD(填序号).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生石灰
(4)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NO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测定NaNO2纯度】
(5)本小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稀硫酸 B.c1 mol•L-1 KI溶液 C.淀粉溶液 D.c2 mol•L-1 Na2S2O3溶液
E.c3 mol•L-1酸性KMnO4溶液
①利用NaNO2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E(填序号).
②利用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质量为m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1mol•L-1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用c2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2~3次(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N>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Fe(CO)5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5+1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20CO2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sp2,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N.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bd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δ键
(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2:1,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密度之比为4$\sqrt{2}$:3$\sqrt{3}$(写出已化简的比例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飘尘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硫接触时,会使其转化为三氧化硫,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是(  )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用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
C.加入硝酸后的沉淀一定含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各种氮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治理氮氧化物(NOX)废气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其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NO与NO2的混合气体,将其通入5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O3- 0.02mol.
(1)所得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2)混合气体中V(NO):V(NO2)=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的名称是氧,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第二周期第ⅥA族,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形成的单质具有氧化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2O(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①与⑦能形成一种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后,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5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frac{1}{2}$,再达平衡时,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9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的体积分数增大B.平衡向右移动C.B的转化率提高D.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