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现象结论
A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
B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Fe比Cu活泼
C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A.AB.BC.CD.D

分析 A.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性;
B.Cu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Cu2+
C.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所以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D.可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氧化性强弱.

解答 解:A.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氧化品红溶液褪色,氯气无漂白性,故A错误;
B.Cu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所以没有黑色沉淀生成,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故B错误;
C.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C错误;
D.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氧化性与得到电子的多少无关,但浓硝酸与Cu反应剧烈,可说明氧化性强弱,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硝酸性质等知识点,明确物质性质及离子检验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酸式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H4HSO3,BSO2,写出B的一种危害酸雨.
(2)写出下列反应:
E→F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4NO+6H2O;
红热的木炭与D的浓溶液反应的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铜与H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NO↑+2H2O;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A中阳离子的方法取该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加热,若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钠放置于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有机化合物,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15H14O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直线
D.该有机物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中含有苯及苯的同系物,可以通过干馏得到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D.石油含有C5~C11的烷烃,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2Na++Cu
C.NaHCO2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
D.澄清石灰水与苏打溶液反应Ca2++CO32-═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frac{\underline{\;300℃\;}}{\;}$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2CO+Si.
(2)粗硅与HCl反映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蒸馏.进行此实验时,需要的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加热和夹持仪器除外).
(3)为了保证第③步反应能安全、顺利进行,在操作上除检查实验 的气密性、控制好温度外,还应注意将氢气干燥、先通一段时间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4)请写出硅的一种重要用途半导体或硅芯片或硅太阳能电池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 Fe3+与 Ag 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的0.1mol/L  Fe(NO33溶液加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发现银镜溶解,同时无其它固体物质析出.
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1)Fe(NO3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Fe3++3H2O?Fe(OH)3+3H+.(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述)
(2)乙同学设计下述实验以支持其观点,请填写如表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I:       ①       .
步骤II:配制与0.1 mol/L  Fe(NO33 溶液所含c (H+)、
c (NO3-) 相同的溶液,取适量此溶液放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
 
       ②       ,乙同学的推测
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3)甲同学通过验证产物,证实了Fe3+能够氧化单质 Ag,请帮助甲同学写出实验方案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2+产生,证实了Fe3+能氧化单质银(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4)丙同学进一步研究 Fe3+与Ag反应的程度.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

①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石墨作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左侧U型管中滴加几滴 FeCl2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写出此时银电极的反应式Ag++eˉ=Ag.
③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写出Fe3+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Ag?Ag++Fe2+
④丙同学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当指针归零后,向右侧U型管中滴加数滴饱和NaCl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针向左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丹参酮ⅡA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丹参酮ⅡA中含氧官能团为羰基和醚键(写名称).
(2)试剂X的分子式为C5H11N,则X的结构简式为
(3)A→B的反应可分为两步其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消去.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含有碳碳三键.
Ⅱ.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写出以CH3CH=CHCH3和CH2=C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O$→_{催化剂,△}^{O_{2}}$CH3COOH$→_{浓H_{2}SO_{4},△}^{CH_{3}CH_{2}OH}$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