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氰化钠(NaCN)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学合成、冶金工业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CN的电子式Na+
(2)可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现代采金技术先以NaCN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还原Na[Au(CN)2]生成金.“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O2,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工业利用NaCN制备蓝色染料的流程如下:

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Fe(CN)6]4-+Cl2=2[Fe(CN)6]3-+2Cl-_,该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Fe3[Fe(CN)6]2
(5)常温下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浓度均为0.5mol/L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
碱(填“酸”、“碱”或“中”)性,通过计算说明其原因Kh=$\frac{{K}_{W}}{{K}_{a}}$=$\frac{1×1{0}^{-14}}{6.2×1{0}^{-10}}$=1.6×10-5>6.2×10-10,Kh>Ka,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呈碱性.

分析 (1)NaCN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CN-构成,CN-中碳氮共用三对电子;
(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 NaCN,同时会生成水,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转化方向和数目;
(3)由题意可知,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 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利用元素守恒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计算出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以此来解答;
(4)根据工业流程可知,NaCN与FeSO4反应生成Fe(CN)2白色沉淀,Fe(CN)2继续与NaCN溶液反应生成Na4[Fe(CN)6],Na4[Fe(CN)6]被氯气氧化成Na3[Fe(CN)6],Na3[Fe(CN)6]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蓝色染料为Fe3[Fe(CN)6]2,据此答题;
(5)根据Kh=$\frac{C(HCN)C(O{H}^{-})}{C(C{N}^{-})}$计算出水解平衡常数,比较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和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解答 解:(1)NaCN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CN-构成,所以电子式为Na+
故答案为:Na+
(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 NaCN,同时会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3)题意可知,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 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还原1mol金要转移1mol电子,而每mol锌能转移2mol电子,所以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O2;1:2;
(4)根据工业流程可知,NaCN与FeSO4反应生成Fe(CN)2白色沉淀,Fe(CN)2继续与NaCN溶液反应生成Na4[Fe(CN)6],Na4[Fe(CN)6]被氯气氧化成Na3[Fe(CN)6],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4-+Cl2=2[Fe(CN)6]3-+2Cl-,Na3[Fe(CN)6]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蓝色染料为Fe3[Fe(CN)6]2
故答案为:2[Fe(CN)6]4-+Cl2=2[Fe(CN)6]3-+2Cl-;Fe3[Fe(CN)6]2
(5)根据Kh=$\frac{C(HCN)C(O{H}^{-})}{C(C{N}^{-})}$可知,Kh=$\frac{C(HCN)C(O{H}^{-})}{C(C{N}^{-})}$=$\frac{C(HCN)•C(O{H}^{-})•C({H}^{+})}{C(C{N}^{-})•C({H}^{+})}$=$\frac{{K}_{W}}{{K}_{a}}$=$\frac{1×1{0}^{-14}}{6.2×1{0}^{-10}}$=1.6×10-5>6.2×10-10,即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Kh=$\frac{{K}_{W}}{{K}_{a}}$=$\frac{1×1{0}^{-14}}{6.2×1{0}^{-10}}$=1.6×10-5>6.2×10-10,Kh>Ka,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呈碱性.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根据流程图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注意运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I揭示实验原理
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请用氧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能否用氢同位素示踪法揭示酯化反应原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换成D无法指示何种物质脱羟基.
II反应温度确定:
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应控制在85℃左右为宜.回答:
①实验温度不宜低于85℃左右的原因是反应速率低,达不到催化剂活性温度;
②实验温度不宜高于85℃左右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酯产率降低;
III实验装置的比较:
利用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这种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用分水器能够在反应进行时很容易的把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IV酯层厚度的标示:
为更好地测定酯层厚度,可预先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试液,现象是碳酸钠层呈红色,上层的酯层呈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MnO4-+5Fe2++8H+═Mn2++5Fe3++4H2O,可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Fe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绿矾样品30.4g,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取1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
③将0.1mol•L-1的KMnO4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至8.00mL处
④滴定待测液至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18.00mL(其中的杂质不跟高锰酸钾和稀硫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用甲(填右图的“甲”或“乙”)滴定管盛装KMnO4标准溶液;
(2)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高锰酸钾本身呈紫色,被还原后溶液会变成无色;
(3)本实验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黄绿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样品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25%;
(5)误差分析(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偏高
②若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读数时,则会使滴定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四种方法:
方法a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b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方法c电解法,反应为2Cu+H2O$\frac{\underline{\;电解\;}}{\;}$Cu2O+H2↑.
方法d用肼(N2H4)还原新制的Cu(OH)2
(1)已知:①2Cu(s)+$\frac{1}{2}$O2(g)=Cu2O(s);△H=-169kJ•mol-1
②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③Cu(s)+$\frac{1}{2}$O2(g)=CuO(s);△H=-157kJ•mol-1
则方法a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2CuO(s)=Cu2O(s)+CO(g)△H=+34.5kJ•mol-1
(2)方法c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
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钛极附近的pH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方法d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4Cu(OH)2+N2H4$\frac{\underline{\;\;△\;\;}}{\;}$2Cu2O+N2↑+6H2O.
(4)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三种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_{Cu_{2}O}^{光照}$2H2(g)+O2(g)△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0
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①对比实验的温度:T2>T1(填“>”“<”或“﹦”),能否通过对比实验①③到达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否(填“能”或“否”).
②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O2)=3.5×10-5mol/(L•min)
③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实验②(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选择KSCN溶液
B.用I2溶液滴定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C.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
D.用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溴苯
密度/g•cm-30.883.101.50
沸点/°C8059156
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①写出实验室合成溴苯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stackrel{FeBr_{3}}{→}$C6H5Br+HBr;
②装置c的作用是使溴和苯冷凝回流;
③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r2
④用胶头滴管从d中吸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能否证明a中发生了取代反应?为什么?不能.因Br2与NaOH反应生成的Br-会与Ag+结合生成浅黄色沉淀.
(2)当液溴滴加完成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用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③向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粗溴苯中的水.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杂质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C(填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B(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实验小组制取丙烯酸甲酯的装置如图所示.

Ⅰ.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0.0mL丙烯酸(CH2=CHCOOH)、适量的浓硫酸、10.0mL无水甲醇、
2粒沸石,按图示装置连接好冷凝管,用搅拌棒搅拌,水浴加热.
②充分反应后,冷却,向混合液中加入5% Na2CO3溶液洗至中性.
③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再用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收集70℃~90℃馏分.
可能用到的信息:
密度沸点溶解性
丙烯酸1.05g/cm3141℃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毒
甲醇0.79g/cm364.7℃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有毒
丙烯酸甲酯0.95g/cm380.5℃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混合液用5% Na2CO3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丙烯酸、浓硫酸等酸性物质.
(3)该实验中应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有通风橱中实验.(1条即可)
Ⅱ.为测定上述反应中丙烯酸甲酯的产率,设计如下实验:
①将油状物质提纯后平均分成5份,取出1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ol/L的KOH溶液10.0mL,加热使之完全水解.
②用酚酞做指示剂,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0.5mol/L的HCl溶液,中和过量的KOH,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20.00mL.
(4)请写出(Ⅱ)操作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2=CHCOOCH3+KOH$\stackrel{△}{→}$CH2=CHCOOK+CH3OH.
(5)计算本次酯化反应丙烯酸甲酯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工业上用硫酸与β-锂辉矿(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Li2SO4(以及MgSO4、硅铝化合物等物质),进而制备金属锂,其生产流程如下: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Li2O•Al2O3•4SiO2
(2)沉淀X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3)写出盐酸与Li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Li2CO3+2H+=2Li++H2O+CO2↑.
(4)写出电解熔融LiCl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5)流程中两次使用了Na2CO3溶液,试说明前后浓度不同的原因:前者是浓度过大会使部分Li+沉淀;后者是此时浓度大则有利于Li2CO3沉淀的生成.
(6)锂和氢气在加热时能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化锂,氢化锂遇到水就立即溶解并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试写出氢化锂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H+H2O=LiOH+H2↑.
(7)将盐酸与Li2CO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再将其熔融电解生产锂.电解时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产生Li2O,电解时产生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图:

已知以下信息:
$→_{(2)Zn/H_{2}O}^{(1)O_{2}}$R1CHO+
②1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stackrel{一定条件}{→}$+H2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C(CH32Cl-CH(CH32+NaOH$→_{△}^{乙醇}$C(CH32=C(CH32+NaCl+H2O
(2)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_{△}^{浓硫酸}$+H2O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 (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I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