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
A.Ag+、K+、Ba2+、I-B.AlO2-、S2-、PO43-、Na+
C.Fe2+、Cu2+、Mg2+、NO3-D.NH4+、Fe3+、Br-、SO42-

分析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银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
B.偏铝酸根离子、硫离子、磷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 解: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Ag+、I-之间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AlO2-、S2-、PO43-都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H4+、Fe3+、Br-、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CO、H2、CH4等)与氧气反应,将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用氢氧化钾作为电解质溶液.完成下列关于甲烷(CH4)燃料电池的填空:
(1)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已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电池中有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这个电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填“正极”或“负极”),另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3)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达到平衡时,Y的浓度为0.35mol/L
(2)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2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起氧化及加成反应B.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地存在
C.难溶解于水D.是一个环状的酯类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C.N4化学性质比N2稳定
D.1molN4沸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元素的下列性质不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原子量B.化合价C.原子半径D.元素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清华大学王晓琳教授首创三室膜电解法制备LiOH,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为阳离子交换膜
B.X电极连接电源负极
C.制备2.4 g LiOH产生2.24 L H2(标况)
D.Y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都相同的是(  )
A.KOH和NaClB.NaCl和HClC.CO2和Na2CO3D.S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脂肪烃的是③④⑥,属于芳香烃的是②⑤,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⑤,属于脂环烃的是③④(填序号).

(2)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当用FeBr3作催化剂时,能与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名称是对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