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溶液中加入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
B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C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Mg电极溶解Mg比Al金属活动性强
D向稀H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和HNO3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A.AB.BC.CD.D

分析 A.先加入盐酸,可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B.蛋白质与Na2SO4溶液发生盐析;
C.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铝为负极;
D.向稀H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生成Fe2+

解答 解:A.先加入盐酸,可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生成沉淀,可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故A正确;
B.蛋白质与Na2SO4溶液发生盐析,硫酸铜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铝为负极,铝溶解,故C错误;
D.向稀H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为血红色,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大不,注意把握实验操作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电离常数(Ka或Kb)、水解平衡常数(Kh)、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计算或运用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0.1mol•L-1的醋酸溶液PH=3,则其电离常数Ka≈1.0×10-4
B.Ka、Kb、Kh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则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Ka•Kw
D.因为Ksp(AgCl)<Ksp(AgOH),所以AgCl不溶于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gN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5.6g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D.1L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慧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g是还原剂B.O2被还原C.H2S发生氧化反应D.Ag2S是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HCO3HClCa(OH)2
BO2SO2NaOH
CNH3NO2H2O
DH2SO4(浓)FeS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Q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八种运动状态,Y元素的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Z是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原子.

(1)Z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Q、R、X、Y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Al.
(3)杂化轨道理论指出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p或s、p、d轨道之间可以通过杂化形成种类丰富的杂化轨道.RCl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不存在RCl5分子的原因N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s、2p共4个轨道,没有d轨道,无法形成NCl5
(4)配合物甲的分子式为ZCl3•4H2O,配位数为6.取1mol甲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143.5g白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甲发生水合反应转化为乙(ZCl3•6H2O).乙的配位原子只有一种,配位数为6.
①甲的结构简式为[Cr(H2O)4Cl2]Cl.
②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Cr(H2O)4Cl2]Cl+2H2O$\frac{\underline{\;H+\;}}{\;}$[Cr(H2O)6]Cl3
(5)图a是Q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和钾形成的插层化合物的晶胞图,图b是晶胞沿侧面的投影图.该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
A.11   22   26B.13  15  38C.16  29  31D.18  21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HCl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微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固)+H2SO4(浓)$\frac{\underline{\;微热\;}}{\;}$NaHSO4+HCl↑.
(2)若要使B中收集满干燥的HCl气体(并证实B中已收集满),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接C接B接D接E(用字母表示).
(3)实验发生以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尾气吸收装置中加倒扣漏斗的目的是防止倒吸.
(5)若将产生的HCl气体通入10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6.74%的盐酸,则通入的HCl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6)气体发生在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不用装置A,其原因分别是制取氧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不需要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含碳各微粒H2CO3、HCO3-和CO32-存在于CO2和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10.25时,c(Na+)═c(CO32-)+c(HCO3-
B.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到H2CO3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K1(H2CO3)=10-6.37
D.若是0.1mol NaOH 反应后所得的1L溶液,pH=10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Na+)>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