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如表:
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64.7249199.6
相对分子质量32122136
实验过程及实验装置如图:

(提示:苯甲酸甲酯粗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
(1)简述第一步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是浓硫酸密度较大,且易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物CH3OH应过量,理由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甲醇的量,使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
(3)分液时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出来,接受馏分时温度控制在199.6℃左右.
(4)以上流程图中加入Na2CO3的作用是通过反应消耗硫酸、苯甲酸,降低苯甲酸甲酯的溶解度.
(5)通过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65%.

分析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甲醇和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冷却后向烧瓶中加入水,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移置到分液漏斗中,然后进行分液,将得到的上层液体倒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能抑制苯甲酸甲酯的溶解,能和苯甲酸、硫酸反应生成钠盐,然后过滤,最后蒸馏得到粗产品;
(1)混合溶液时,先加入密度小的液体,后加入密度大的液体,且甲醇都易挥发;
二者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
(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CH3OH过量,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温度计的温度应该大于苯甲酸甲酯的熔点而小于苯甲酸的熔点;
(4)Na2CO3溶液能消耗硫酸和苯甲酸,降低酯的溶解度;
(5)苯甲酸甲酯的产率=$\frac{实际质量}{理论质量}×100%$.

解答 解: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甲醇和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冷却后向烧瓶中加入水,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移置到分液漏斗中,然后进行分液,将得到的上层液体倒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能抑制苯甲酸甲酯的溶解,能和苯甲酸、硫酸反应生成钠盐,然后过滤,最后蒸馏得到粗产品;
(1)混合溶液时,先加入密度小的液体,后加入密度大的液体,苯甲酸、甲醇混合时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所以应该最后加入浓硫酸;
二者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浓硫酸密度较大,且易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
(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CH3OH过量,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甲醇的量,使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
(3)分液时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温度计的温度应该大于苯甲酸甲酯的熔点而小于苯甲酸的熔点,所以温度控制在199.6℃左右,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的上口;199.6℃左右;
(4)Na2CO3溶液能消耗硫酸和苯甲酸,降低酯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通过反应消耗硫酸、苯甲酸,降低苯甲酸甲酯的溶解度;
(5)苯甲酸的物质的量=$\frac{12.2g}{122g/mol}$=0.1mol,甲醇的物质的量=$\frac{0.79g/mL×20mL}{32g/mol}$=0.5mol,根据方程式知,甲醇过量,应该以苯甲酸为标准进行计算,n(苯甲酸甲酯)=n(苯甲酸)=0.1mol,则苯甲酸甲酯的质量=0.1mol×136g/mol=13.6g,苯甲酸甲酯的产率=$\frac{实际质量}{理论质量}×100%$=$\frac{8.84g}{13.6g}×100%$=65%,
故答案为:65%.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基本计算、反应条件的判断、物质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下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装置
(1)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标准状况下,若生成6.72L的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④→②→①→③.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B瓶溶液的作用是将多余的SO2全部氧化吸收,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3)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无水CuSO4,可确证的产物是水蒸气,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4)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非血红素铁是食物中铁存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
(1)Fe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CO2、N2O、CS2、COS (填化学式).
(3)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3; 1mol 乙酸分子中含有σ的键的数目为7mol或7×6.02×1023或7NA
(4)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Fe(CN)6]),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K4[Fe(CN)6]+Cl2=2K3[Fe(CN)6]+2KCl.
(5)Fe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eO晶体中Fe2+配位数为6,若该晶胞边长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frac{288}{{a}^{3}{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
B.常温常压下,2.8g的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NA
C.常温下1 L 0.5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均为0.5NA
D.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在第二周期中,不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氮或N,不成对电子数与该周期序数相等的元素有2种.
(2)键角:BF3>NF3(填“>”、“=”或“<”,下同),酸性:H2SeO4>H2SeO3
(3)CO结构式是C≡O,请据此回答.
①硅与氧不能形成类似CO结构的稳定的SiO分子,其原因硅原子半径远大于氧,硅的价层轨道与氧的价层轨道重叠程度小,难形成稳定的π键.
②H3BO3水溶液的酸性(H+)是来源于水的电离,则含硼离子的结构式
(4)金属银(Ag)的晶胞为面心立方,配位数为12,已知其晶体密度为ρg•cm-3,晶胞棱长为a c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frac{432}{ρ{a}^{3}}$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已知高铁酸盐在低温碱性环境中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常见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方法具体内容
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和KNO2等产物
湿法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K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溶液
电解法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
(1)干法制备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某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基本流程及步骤如下:

①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1.5h,经氧化等过程溶液变为紫红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
②在紫红色溶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K2FeO4粗产品.沉淀过程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得到晶体的原因是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③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用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提纯.其提纯步骤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KOH溶液中,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④若以FeCl3 代替Fe(NO33作铁源,K2FeO4的产率和纯度都会降低.一个原因是在反应温度和强碱环境下NaCl的溶解度比NaNO3大,使得NaCl结晶去除率较低;另一个原因是Cl-被FeO42-氧化,消耗产品使产率降低.
(3)工业上还可用通过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其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电子式是

(4)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向该温度下含有Fe3+、Cu2+浓度均为0.01mol/L的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c(Cu2+):c(Fe3+)=5.5×10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B.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铝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 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
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 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
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 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真正的氧化剂是HNO3,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 度,原因是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3)步骤⑧是分离滤液和洗涤液操作,实验室里混有杂质NaCl 的(NH4)2SO4 固体提纯的方法是重结晶法.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醇洗有利于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AC(填字母).
A、离心机B、分馏塔C、框式压滤机D、反应釜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
稀硫酸,用a mol/L 的K2Cr2O7 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 溶液b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 的质量分数为$\frac{0.597ab}{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
B.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C.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D.与途径II相比,产生等量的胆矾途径I消耗硫酸少,途径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