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还原性:I->Br->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分析 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②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③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④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 解:①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所以HF>H2O>H2S,故①错误;
②因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Na>Mg,O在Na和Mg的上一周期,半径最小,故②正确;
③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酸性:HClO4>H2SO4>H3PO4,故③错误;
④非金属性Cl>Br>I,还原性:I->Br->Cl-,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FeCl2溶液(FeCl3):Fe粉B.CO2(SO2):饱和的Na2CO3溶液
C.SO2(HCl):NaOH溶液D.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关于溶液配制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的操作中,错误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定容时,将蒸馏水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到刻度线齐平处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实验室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称取Na2CO3的质量是212g.
(3)现用98%、密度为1.8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mL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填写仪器名称).
②经计算,配制500mL0.2mol/L的稀硫酸需要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55.6ml.
③稀释浓硫酸时,实验操作步骤:水先倒入烧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误差分析:请分析以下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的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偏大;
②定容时仰视读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把铝粉和Fe2O3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浓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  )
A.2:1B.3:2C.2: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同答下列问题:
(1)石灰乳是生石灰与水形成的化合物,从充分利用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生产生石灰的主要原料来源于海洋中的贝壳(或牡蛎壳等),其生产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沉淀Mg2+
(2)操作A是过滤,操作B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加入的足量试剂a是HCl(填化学式).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Mg+Cl2↑,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于制盐酸,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①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的有关转化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①R-Br$→_{无水乙醚}^{Mg}$R-MgBr
$\stackrel{(C_{6}H_{5})_{3}P=CH_{2}}{→}$  (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 
(1)写出A的结构简式:.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环状结构)
(3)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A和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stackrel{HBr}{→}$CH3CH2Br$→_{△}^{NaOH溶液}$CH3C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从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能力.
(1)已知6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197kJ•mol-1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20min时,用SO3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01mol•L-1•min-1
②10min、15min、20min曲线均出现拐点,10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E(填选项标号);
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C(填选项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加入氧气      D.加入SO3E.加入催化剂
③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
C.化学反应速率v(O2)=“v“(SO3
D.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温度与HCl压强对MgCl2•6H2O受热分解产物的影响如2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温度低于100℃,MgCl2•6H2O不会发生分解
B.要得到MgO温度至少需要加热至600℃
C.要得到无水MgCl2只要控制温度,不一定要在HCl气体中
D.在HCl气体压强为0.25×106Pa时,温度由室温升高至300℃,发生的反应为MgCl2•6H2O=Mg(OH)Cl
+HCl+5H2O
(3)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H1=-47.3kJ/mol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H2=+210.5kJ/mol
③CO(g)?$\frac{1}{2}$C(s)+$\frac{1}{2}$CO2(g)△H3=-86.2kJ/mol
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3,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a)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或△H的数值越大,lgK随温度的变化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乙醇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柴油是含C15~C18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烃类.
(2)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的结构简式是CH3CHO.
(3)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4)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
(5)工业上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乙醇,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_{△}^{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