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永久褪色
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时能形成酸雨
D.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分析 A.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具有强的还原性;
B.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暂时性特点;
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成分;
D.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解答 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暂时性特点,加热会导致恢复原色,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成分,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C错误;
D.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性及污染和浓硫酸的性质,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
②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E.
③第二、三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无机杂质,所以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写出一次精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Mg2++2OH-=Mg(OH)2↓,若食盐水不经过二次精制,仍会有少量的Ca2+、Mg2+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这样产生什么后果是用试剂处理后的盐水中还含有少量Mg2+、Ca2+,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损害离子交换膜.
(3)图2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则B处产生的气体是H2,E电极的名称是阳极极,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安培的直流电理论上可以产生1.492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小时,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吨/m3)113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104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9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B.原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C.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发生断裂
D.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未发生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Zn为负极,负极区PH变大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D.电解质氢氧化钾溶液中阳离子迁移到电池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于反应3Cl2+6KOH(浓)═5KCl+KClO3+3H2O,说法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有3molCl2参加反应,就有6NA个电子转移
C.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是1:1
D.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是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Ⅰ.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31Ga)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30Zn的4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Ⅱ.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1)CO和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则C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NH3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型.
(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生成的[Cu(NH34]SO4在极性较小的乙醇中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3)如图甲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b.

(4)图乙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frac{256}{ρ•a3}$ 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