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苯 | 5.5 | 80 | 0.88 | 微溶于水 |
硝基苯 | 5.7 | 210.9 | 1.205 | 难溶于水 |
间二硝基苯 | 89 | 301 | 1.57 | 微溶于水 |
浓硝酸 | 83 | 1.4 | 易溶于水 | |
浓硫酸 | 338 | 1.84 | 易溶于水 |
分析 (1)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装置B为分液漏斗,装置C为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2)配制混酸应将浓度大的溶液注入浓度下的溶液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迸溅;
(3)反应在50℃~60℃下进行,利用水浴加热控制;
(4)用氢氧化钠洗去溶解少量酸,水洗除去未反应的NaOH及生成的盐;
(5)直形冷凝管通常需要通入冷凝水,温差过大容易发生炸裂;
(6)根据苯的质量计算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产量=(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解答 解:(1)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装置B为分液漏斗,装置C为球形冷凝管,苯与浓硝酸都以挥发,C起冷凝回流作用,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冷凝回流;
(2)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如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可能为导致液体迸溅,
故答案为: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3)反应在50℃~60℃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可以利用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4)先用水洗除去浓硫酸、硝酸,再用氢氧化钠除去溶解的少量酸,最后水洗除去未反应的NaOH及生成的盐,
故答案为: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盐;
(5)直形冷凝管通常需要通入冷凝水,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
故答案为: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
(6)苯完全反应生成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5.84g×$\frac{123}{78}$,故硝基苯的产率为[18g÷(15.84g×$\frac{123}{78}$)]×100%=72%,
故答案为:72%.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涉及对装置及操作的分析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产率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操作规范性及仪器作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和加聚反应 | |
B. | 该物质分子中最多可以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
C. |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
D. | 1 mol该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13 mol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开始至2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Z)=0.2mol/L | |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2Z | |
C. | 该反应平衡时,Y转化率为30% | |
D. | 3min时,充入X,v正增大,v逆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 B. |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 ||
C. |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 D. |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a+、SiO32-、CH3COO-、SO32- | |
B. |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 |
C. | c(H+)=1×10-1 mol•L-1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 |
D. | 0.1 mol•L-1 CH3COONa溶液:H+、Al3+、Cl-、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2O3和CO2是同素异形体 | B. | C2O3和CO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 | ||
C. | C2O3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 | D. | C2O3和CO2互为同分异构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雨”、“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 | |
B. | 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
C. |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因而常用于净水 | |
D. | 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