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研究化肥的合成、废水的处理等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1)硝酸铵的生产方法是采用硝酸与氨气化合,工业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中却采用400~500℃的高温,其原因是催化活性最强,增加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最后一步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2)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所用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已知CO+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H2;①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②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③丙厂以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5H12)和水为原料.按工业有关规定,利用原料所制得的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据此判断甲、乙、丙三个工厂哪个工厂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丙.
(3)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生产中,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防止亚硫酸铵(NH42SO3被氧化.
③检验经过反应Ⅲ得到的氨态氮肥中SO${\;}_{4}^{2-}$所用试剂是盐酸和氯化钡(HCl和BaCl2).
(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如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或SO2+2OH-=SO32-+H2O).
②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l2+H2O=4H++SO42-+2Cl-

分析 (1)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是先将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据此写化学方程式;
(2)用原料所制得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原料的利用率最高,根据原料气产生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3)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防止亚硫酸铵(NH42SO3被氧化;
③检验SO42-所用试剂是盐酸和氯化钡;
(4)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SO3
②阳极区产生的气体氯气的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1)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2kJ/mol,在400~500℃的高温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强,同时升高温度虽然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工业生产中,以氨气为原料合成硝酸,是先将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工业生产硝酸的最后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催化活性最强,增加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3NO2+H2O=2HNO3+NO;
(2)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合成尿素,即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2×3}{2}$:1=3:1.
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C+2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2H2,生成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CH4+2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4H2,生成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丙厂以石脑油和水为原料,C5H12+10H2O$\frac{\underline{\;高温\;}}{\;}$5CO2+16H2,生成的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5,丙最接近3:1,
故答案为:丙;
(3)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故答案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亚硫酸根离子易被氧化,向反应Ⅱ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防止亚硫酸铵(NH42SO3被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亚硫酸铵(NH42SO3被氧化;
③检验SO42-所用试剂是盐酸和氯化钡(HCl 和 BaCl2),
故答案为:盐酸和氯化钡(HCl 和 BaCl2);
(4)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SO3,SO2+OH-=HSO3-(或SO2+2OH-=SO32-+H2O),
故答案为:SO2+OH-=HSO3-(或SO2+2OH-=SO32-+H2O);
②阳极区产生的气体氯气的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Cl2+H2O=4H++SO42-+2Cl-
故答案为:SO2+Cl2+H2O=4H++SO42-+2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离子反应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结合性强,题目难度中等,试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乙烯、苯和溴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1)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反应:CH2=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2)乙烯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烯:nCH2═CH2$\stackrel{催化剂}{→}$;反应类型:加聚反应.
(3)苯和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反应:C6H6+Br2$\stackrel{铁}{→}$C6H5Br+HBr,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4)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CH3CH2Br+NaOH$→_{△}^{醇}$CH2=CH2↑+NaBr+H2O,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短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ⅦA族
B.生成的盐含有的化学键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1、0、+1、+3、+5、+7等
D.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PH3、H2S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南海某小岛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匮乏,解放军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源,对岛上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结果显示山泉水属于硬水.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Ca2+、Mg2+的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frac{\underline{\;\;△\;\;}}{\;}$CaCO3↓+CO2↑+H2O或 Mg2++2HCO3- $\frac{\underline{\;\;△\;\;}}{\;}$MgCO3↓+CO2↑+H2O MgCO3+2H2O$\frac{\underline{\;\;△\;\;}}{\;}$Mg(OH)2+CO2↑+H2O(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已知水的硬度在8°以下的软水,在8°以上的称为硬水.已知岛上山泉水中c(Ca2+)=1.2×10-3mol/L,c(Mg2+)=6×l0-4 mol/L,那么此水是(填“是”或“否”)属于硬水.
(3)离子交换法是软化水的常用方法.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写出聚丙烯酸钠单体的结构简式CH2=CHCOONa.
(4)解放军战士通常向水中加入明矾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5)岛上还可以用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下面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指B(填A或B).
②写出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区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8 g 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向含SO42-、CO32-等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当BaCO3开始沉淀时,溶液中$\frac{{c(S{O_4}^{2-})}}{{c(C{O_3}^{2-})}}$为2.16×10-2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Ksp[BaSO4]=1.1×10-30、Ksp[BaCO3]=5.1×10-9
(2)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 (g)△H=+571.2kJ•mol-1
BaS(s)═Ba(s)+S(s)△H=+460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H=-1473.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Cu2O可用于制作船底防污漆,某学习小组探究制备Cu2O的方法.
【查阅资料】
①CuSO4与Na2SO3溶液混合可制备Cu2O.
②Cu2O为砖红色固体;酸性条件下生成Cu2+和Cu.
③Cu2O和Cu(SO323-可以相互转化
(1)配制0.25mol•L-1CuSO4溶液和0.25mol•L-1 Na2SO3溶液.测得CuSO4溶液pH=4,Na2SO3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uSO4溶液pH=4的原因Cu2++2H2O?Cu(OH)2+2H+

(2)完成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Cu2O的离子方程式:
□Cu2++□SO32-+□2H2O   $\frac{\underline{\;\;△\;\;}}{\;}$□Cu2O↓+□SO42-+□HSO3-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i 有黄色沉淀出现,随着 Na2SO3溶液的滴入,沉淀增加,当加到5mL时,溶液的蓝色消失.
ii 将试管加热,黄色沉淀变为砖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iii在加热条件下,继续滴入Na2SO3溶液,砖红色沉淀减少,当1加到10mL时,沉淀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
(3)证明 ii中砖红色沉淀是Cu2O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砖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4)经检验 i中黄色沉淀含有Cu2SO3,ii中沉淀由黄色变砖红色的化学方程式是Cu2SO3═Cu2O+SO2↑.
(5)iii中砖红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Cu2O转化得无色Cu(SO323-
(6)在加热条件下,若向2mL 0.25mol•L-1Na2SO3溶液中滴加0.25mol•L-1CuSO4溶液至
过量,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
(7)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备Cu2O,应控制的条件是
反应温度、CuSO4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以得到平稳的气流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溴乙烷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D.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甲酸,再做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共热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l2O3的两种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甲中,固体A的化学式SiO2
(2)方法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3)简述检验滤液B中含Fe3+的方法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则滤液B中含Fe3+
(4)滤液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NaHCO3(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做发酵粉或制纯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