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有机物A~M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且不能使溴的CC1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己知:(R1、R2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B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③⑥(填反应序号).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D与新制Cu (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从以上转化中不能确认A的某一官能团,下列确定该官能团的哪些实验方法是正确的bd.
A.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苯振荡,观察分液后上层溶液颜色
B.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NaOH溶液共热,待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调节至酸性,最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C.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滴入AgN0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颜色
D.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待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调节至酸性,最后滴入AgNO3浴液,观察沉淀颜色
(6)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

分析 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均含有-COOH,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且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不含不饱和键,应含有苯环,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F中应含有乙基,且与羧基处于对位,故F为,M为.由A→B→C的转化可知,C中含有-COOH,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发生银镜反应,结合F的结构可知,C为,故D为,B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故A中苯环上的乙基中不可能连接羟基,应为卤素原子,A的结构为,X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80-28-76-45=31,小于260-28-76=111,X可能为Cl或Br.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H为,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还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⑥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⑦属于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③⑥;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4)D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X可能为Cl或Br,要确定X是哪种官能团的实验方法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或者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A中含氯原子,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溴原子,
故选:bd;
(6)F()的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醛基;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酚羟基;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说明有4种氢原子,符合以上条件的F分子中有2个甲基、1个酚羟基、1个-CHO,酚羟基、醛基处于对位,2个甲基关于酚羟基、-CHO连线呈轴对称,所以F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分析确定F的结构是关键,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化合物B和C.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Cu2O沉淀.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SO2、EH2SO4
(2)已知1mol/L的B的水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为2×10-13mol/L,则其pH=1.3;.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将0.23mol 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23.8L/mol.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铁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1)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使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①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②实验结束后,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b(填序号).
a.一定有Fe2+、H+和Fe3+             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 H+       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3)另称取一定量的铁钉放入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气体.经测定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
①铁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6H2SO4(浓)$\frac{\underline{\;\;△\;\;}}{\;}$Fe2(SO43+3SO2↑+6H2O.
②将672mL(标准状况)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洗涤、干燥得到固体4.66g.由此推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是66.7%.(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离子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Li的密度最小,熔点最高
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⑥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O和M2O2两种形式
⑦粒子半径:Rb+>K+>Na+,Cs>Cs+
A.①②③④B.④⑤⑥⑦C.②⑥D.①②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端发现有气体产生时,继续再通电一会,则加入下面哪种物质可能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成原来浓度和体积的是(  )
A.无水CuSO4B.CuOC.Cu(OH)2D.Cu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几种试纸使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种气体是否是NH3
B.某种有色溶液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色,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C.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上可测量该溶液的pH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片粘在玻璃棒上置于氯气中,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Fe2+,正是这些Fe2+使血红蛋白分子具有载氧功能.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反应过程中Fe2+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维生素C缓解,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2)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eO2,还原剂是NH4F,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E、F、G七种元素,试按下列所给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均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气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属于同主族的三种元素分别是F、Br、I(写出元素符号),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B位于周期表中位置是三周期ⅡA 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F元素的名称是氦.
(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NaO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HBr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HF.
(5)将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NaOH=Na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0.02mol/L的醋酸溶液与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6,则溶液中除水分子外粒子浓度(含CH3COO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CH3COO-)-c(Na+)=9.9×10-7mol/L(写出精确计算结果)
(2)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ABCD.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3)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