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实验室配制80mL 1mol/L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称量12.8gCuSO4溶解在100mL水中
B.称量25.0gCuSO4•5H2O晶体溶于100mL水中
C.称量16.0gCuSO4溶于水,然后稀释至100mL
D.称量20.0gCuSO4•5H2O晶体溶于水,然后稀释至100mL

分析 配制80ml 1mol/L硫酸铜溶液,选择100mL容量瓶,结合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溶液体积为100mL,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溶解在100ml水中,为溶剂的体积,故A不选;
B.溶于100mL水中,为溶剂的体积,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故B不选;
C.n(CuSO4)=$\frac{16.0g}{160g/mol}$=0.1mol,溶于水,然后稀释至100mL,浓度为$\frac{0.1mol}{0.1L}$=1mol/L,故C选;
D.溶于水,然后稀释至100mL,溶液体积为0.1L,但20.0gCuSO4•5H2O,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物质的量及质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溶液体积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5℃时,已知AgCl的Ksp=1.8×10-10,Ag2CO3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g2CO3的Ksp为8.1×10-12
B.Ag2CO3(s)+2Cl-(aq)?2AgCl(s)+CO32-(aq)平衡常数K=2.5×108
C.在Ag2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2CO3(s)可使c(CO32-)增大(由Y点到Z点)
D.在0.0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的KCl和K2CO3的混合溶液,CO32-先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6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5min后平衡测得c(NH)3=0.5mol/L
(1)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温度升高,则K值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平衡时,移走1molN2和3molH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c(NH3)<0.25mol/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热值高达122500~16000kJ•m-3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已知:C(s)+O2(g)=CO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g)△H2=-483.6kJ•mol-1
C(s)+H2O(g)=CO(g)+H2(g)△H3=+131.3kJ•mol-1
则反应CO(g)+H2(g)+O2(g)=H2O(g)+CO2(g),△H=-524.8kJ•mol-1
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3mol e-
(2)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是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燃气,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若负极的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参与反应,该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3)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frac{{V}^{2}}{100}$L2/mol2;A、B两点时容器中,n(A):n(B)=5:4.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大于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表和图表示
容器
容积0.5L0.5L1.0L
温度/℃T1T2T2
反应物
起始量
1.5molA
0.5 molB
1.5 molA
0.5 molB
6.0 molA
2.0 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平衡时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l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1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第四届“绿发会”主题是“绿色发展让世界更美好”,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B.推广CO2再利用技术,将其合成有价值的化学品
C.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作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研发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锥形瓶中放置时间较长的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情况最好是(  )
A.石蕊,由蓝变红B.酚酞,红色褪去C.甲基橙,由黄变橙D.甲基橙,由橙变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CuI白色沉淀,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22.4LSO2参加反应时,有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B.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D.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S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过程如图1

(1)酸溶需加热的目的是加快酸溶速率;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玻璃棒 烧杯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发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萃取和分液,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①实验装置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②为使Fe3+尽可能多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采取的操作:向装有溶液的仪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萃取剂,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并重复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