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维生素C

B.

牛油

C.

花生油

D.

蛋白质


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A.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牛油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花生油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明确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ClO

H2CO3

Ka=1.8×10-5

Ka=3.0×10-8

Ka1=4.4×10-7      Ka2=4.7×10-11

右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

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的大小关系是:c(Na+) > c(ClO-)> c(CH3COO-)> c(OH-)> c(H+)

B.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CO2+ H2O =HClO+CO32

C. 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X元素的符号是______,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__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______(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______(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3)反应得到的溶液稀释,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若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由此可知维生素C具有(  )

 

A.

还原性

B.

氧化性

C.

碱性

D.

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C.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D.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食用下列物质与人体微量元素的摄入无关的是(  )

 

A.

铁强化酱油

B.

加碘食盐

C.

富锌面粉

D.

高钙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B.

糖类都是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

 

C.

所有烷烃都存在碳碳单键

 

D.

所有糖都能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A)=0.5mol•L﹣1•S﹣1   B. υ(B)=0.3 mol•L﹣1•S﹣1

    C.                                 υ(C)=0.8mol•L﹣1•S﹣1   D. υ(D)=1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填写装置的作用:B             ,C             ,G            

(2)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                        

(3)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E中:_____________,F中:__________。如果去掉装置D,还能否根据F中的现象判断气体中有氢气?

________(填“能”或   “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A的溶液中含有Fe3和Fe2,检验其中的Fe2的方法是       

(5)若将铁丝换成铜丝,反应后的溶液没有出现预计的蓝色溶液,而出现了大量白色固体,原因是                                              ,要确认CuSO4生成,待试管冷却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