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
AAl2O3NaAlO2Al(OH)3
BAlCl3Al(OH)3NaAlO2
CAlAl(OH)3Al2O3
DMgCl2Mg(OH)2MgO
A.AB.BC.CD.D

分析 A.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氯化铝溶液;
C.铝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
D.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

解答 解:A.Al2O3 $\stackrel{NaOH}{→}$NaAlO2$\stackrel{CO_{2}+H_{2}O}{→}$Al(OH)3$\stackrel{△}{→}$Al2O3,能一步实现,故A不选;
B.AlCl3$\stackrel{NH_{3}•H_{2}O}{→}$Al(OH)3$\stackrel{NaOH}{→}$NaAlO2$\stackrel{HCl}{→}$AlCl3,能一步实现,故B不选;
C.铝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故C选;
D.MgCl2$\stackrel{NaOH}{→}$Mg(OH)2$\stackrel{△}{→}$MgO$\stackrel{HCl}{→}$MgCl2,能一步实现,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性质、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中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转化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属于油脂用途的是(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2SO2(g)+O2(g)?2SO3(g)(正反应方向放热).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O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变为0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有机玻璃的单体A(C5H8O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B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
(1)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羧基.
(2)由B转化为C的反应属于②③(选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
(3)C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3)COOH.
(4)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
(5)B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是+Br2→CH2BrC(CH3)BrCOOH
(6)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CH3)COOCH3+H2O$?_{△}^{浓H_{2}SO_{4}}$CH2=C(CH3)COOH+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H物质()是一种定香剂,以芳香醇A为原料合成H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R1、R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结构简式为;E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2  E→H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部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Ⅰ.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淀,能发生水解反应.试写出其中任意两种结构简式
(5)参照上述流程,以C为原料合成1-丁醇.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C>A
D.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定容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填序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单位时间内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6mol N-H键
C.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③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2,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1.2L,则该过程转移电子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KMnO4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标准的酸性KMnO4溶液测定可能发生变质的还原性物质Na2SO3固体中Na2SO3的含量.
(1)简述检验Na2SO3已经变质的操作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加入过量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Na2SO3已经变质.
(2)另取10.0g试样配成250mL溶液,配制溶液时,可能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取出25.00mL所配制的Na2SO3溶液于锥形瓶中,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采用的指示剂是无(如果不需要,可写“无”).判断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当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瓶内溶液变成浅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MnO4-+H+→SO42-+Mn2++H2O(未配平).重复操作四次,消耗0.10mol•L-1 KMnO4溶液的体积如下:
编号溶液1234
KMnO4(mL)20.0119.0019.9920.00
Na2SO3(mL)25.0025.0025.0025.00
求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63%.
(3)操作时,若未用0.1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