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以此分析解答;
(1)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和硫酸铝;
②根据题目信息:AlN溶于强碱溶液时会生成NH3来书写方程式;
(3)②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 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
③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
(4)①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
②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
③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可求得Al4C3的质量分数,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可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1)①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硫酸反应可理解为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产物再和硫酸反应,所以产物为硫酸铝和甲烷,反应方程式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离子方程式为:Al4C3+12H+=4Al3++3CH4↑,
故答案为:Al4C3+12H+=4Al3++3CH4↑;
②根据题目信息:AlN溶于强碱溶液时会生成NH3,化学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故答案为:AlN+NaOH+H2O=NaAlO2+NH3↑;
(3)②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 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
故答案为:H2SO4;
③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故答案为:NaOH;
(4)①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防止测定的氨气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
②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③氨气的质量为(z-y)g,物质的量为$\frac{Z-Y}{17}$mol,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所以AlN的质量为$\frac{Z-Y}{17}$mol×41g/mol=$\frac{41(Z-Y)}{17}$g,故AlN的质量分数为$\frac{\frac{41(Z-Y)}{17}}{X}$×100%=$\frac{41(Z-Y)}{17X}$×100%,
甲烷的体积为(a-b)mL,物质的量为$\frac{(a-b)×1{0}^{-3}}{Vm}$mol,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所以Al4C3的质量为$\frac{1}{3}$×$\frac{(a-b)×1{0}^{-3}}{Vm}$mol×144g/mol=$\frac{48(a-b)×1{0}^{-3}}{Vm}$g,Al4C3的质量分数为$\frac{0.048(a-b)}{Vmx}$×100%,
故答案为:$\frac{0.048(a-b)}{Vmx}$×100%;$\frac{41(Z-Y)}{17X}$×100%.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组成和含量测定知识的综合考查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FeCl3溶液中的Cl- | B. | Na2CO3溶液中的CO32- | ||
C. | 氯化钡溶液中的Ba2+ | D. | 氟化钠溶液中的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乙醛 | 乙酸 | 甘油 | 乙二醇 | 水 |
沸点 | 20.8℃ | 117.9℃ | 290℃ | 197.2℃ |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操作及现象 |
ⅰ |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
ⅱ |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
实验序号 | 操作、现象 |
ⅲ |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
ⅳ | 取2mL 0.1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mol/L | 0.010 | 0.020 | 0.020 |
c(CO2)/mol/L | 0.010 | 0.010 | 0.020 |
A. | 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丙 | |
B. |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
C. | 平衡时,c(CO2)丙=2c(CO2)甲 | |
D. | 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大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种 | B. | 5种 | C. | 6种 | D. | 7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