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X、Y、Z、W、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Y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相同;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由X与W组成的含18个电子的分子的结构式为H-O-O-H.
(2)YZW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Q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3)YW3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
(4)已知由Q、Z、W三种元素按照1:3:9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常温下测得该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0.01mol/L.
(5)Y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如图1).则1个这种单质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30NA
(6)Q元素的单质在形成晶体时,其晶胞如图2所示.则Q原子的配位数为8,若Q的原子半径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单质的密度为$\frac{2×56}{{N}_{A}×(\frac{4a}{\sqrt{3}})3}$g/cm3(不必化简).

分析 X、Y、Z、W、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A为H元素;Y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Y为C元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W为O元素;Z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Z为N元素;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则Q为Fe.

解答 解:X、Y、Z、W、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A为H元素;Y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Y为C元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W为O元素;Z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Z为N元素;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则Q为Fe.
(1)由H与O组成的含18个电子的分子为H2O2,结构式为H-O-O-H,故答案为:H-O-O-H;
(2)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O>C;
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为:N;1s22s22p63s23p63d64s2
(3)CO32-离子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4+2-2×3}{2}$=0、价层电子对数为3+0=3,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平面三角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4)由Fe、N、O三种元素按照1:3:9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为Fe(NO33,铁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常温下测得该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0.01mol/L,
故答案为:0.01mol/L;
(5)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则该分子为C60,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每个碳周围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两个碳碳单键,均为两个碳共用,所以每个碳实际占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5,而每个双键中有一个π键,所以C60中π键的数目为60×0.5NA=30NA
故答案为:30NA
(6)Fe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形成晶体时,采用图中堆积模型为体心立方堆积,即在立方体的中心有一个铁原子,与这个铁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所以铁的配位数为8;
晶胞中Fe原子数目为1+8×$\frac{1}{8}$=2,晶胞质量为2×$\frac{56}{{N}_{A}}$g,如果Fe的原子半径为 a cm,则立方体的边长为$\frac{4a}{\sqrt{3}}$cm,晶胞的体积为($\frac{4a}{\sqrt{3}}$cm)3,所以铁单质的密度表达式为2×$\frac{56}{{N}_{A}}$g÷($\frac{4a}{\sqrt{3}}$cm)3=$\frac{2×56}{{N}_{A}×(\frac{4a}{\sqrt{3}})3}$g/cm3
故答案为:8;$\frac{2×56}{{N}_{A}×(\frac{4a}{\sqrt{3}})3}$.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结构与位置关系、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判断、盐类水解、晶胞结构与计算,(5)(6)为易错点、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与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a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了b个电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
A.$\frac{22.4b}{5a}$B.$\frac{5a}{11.2b}$C.$\frac{22.4a}{5b}$D.$\frac{11.2b}{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质本身在常温常压下不一定导电
B.盐酸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C.酸、碱、盐是电解质
D.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A 探究铁发生吸
氧腐蚀
B探究碳和硅金
属性的强弱
C制取并收集氨气D制取并探究乙
炔的性质


实验方案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移动
C.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反应SO2+NO2?NO+SO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向该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O2,则平衡(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发生移动D.不发生移动,但容器内压强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NaHCO3和Na2CO3可用于面食制作和油污清洗.
①常温下0.1mol•L-1 NaHCO3溶液呈碱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HCO3-+H2O?OH-+H2CO3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溶液中C(Na+)> C(HCO3-)(填“>”、“<”或“=”).
(2)用Na2CO3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去污能力,其原因是升温促进(填“促进”或“抑制”)Na2CO3水解,使溶液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6.5g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g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36.5c/(1000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H<0经5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1:2,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l)x的值为1;
(2)A的平衡浓度0.5mol/L;
(3)若恒温恒容,则容器中平衡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比9:10;
(4)如图是某一时间段中该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t0~t1,t2~t3,t3~t4,t5~t6
②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A、t3C、t4E(填A-E)
A.升温     B.降温     C.加催化剂     D.加压  E.减压
③下列各时间段时,A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D
A.t0-t1    B. t2-t3     C.t3-t4        D.t5-t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