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SO3等.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C、N、O、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Si-SiO═OSi-O
键能(kJ•mol-1abc
(5)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frac{119\sqrt{2}}{2{s}^{3}{N}_{A}}$g•cm-3

分析 (1)Fe原子序数为26,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以此确定核外电子排布;
(2)NO3-中N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5+1-2×3}{2}$=0,价层电子对数为3+0=3;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分子中正负电荷正向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3)价层电子对数是4的原子采用sp3杂化;
(4)a.分子间氢键导致物质熔沸点升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中W为0价;
c.聚乙烯()分子中有(6n-1)个σ键;
d.二氧化硅晶体中Si原子与周围4个O原子形成Si-O四面体结构,1molSiO2含有4molSi-O,Si晶体中Si原子与周围4个Si原子形成Si-Si,每个键为2个Si原子共用,故1mol硅含有2molSi-Si键;
(5)晶胞中Fe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N原子数目为1,故该产物化学式为Fe4N,还生成氢气;
晶胞面对角线上3个Fe原子相邻,则晶胞棱长为2s cm×$\frac{\sqrt{2}}{2}$=$\sqrt{2}$s cm,结合晶胞中原子数目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ρ=$\frac{m}{V}$计算晶体密度.

解答 解:(1)Fe原子序数为26,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价电子排布为3d64s2
故答案为:3d64s2
(2)NO3-中N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5+1-2×3}{2}$=0,价层电子对数为3+0=3,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分子中正负电荷正向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有SO3等,
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O3等;
(3)σ键和孤电子对数和是4的原子就采取sp3杂化,根据物质结构可知,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C、N、O、S,
故答案为:C、N、O、S;
(4)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氯乙烷中不含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乙醇的沸点升高,所以乙醇的沸点比氯乙烷高,故正确;
b.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中钨显0价,故错误;
c.聚乙烯()分子中有(6n-1)个σ键,故错误;
d.二氧化硅晶体中Si原子与周围4个O原子形成Si-O四面体结构,1molSiO2含有4molSi-O,Si晶体中Si原子与周围4个Si原子形成Si-Si,每个键为2个Si原子共用,故1mol硅含有2molSi-Si键,60gSiO2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表中数据知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gSiO2放出的能量为(4c-2a-b)kJ,故错误.
故选:a;
(5)晶胞中Fe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N原子数目为1,故该产物化学式为Fe4N,还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为: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
晶胞面对角线上3个Fe原子相邻,则晶胞棱长为2s cm×$\frac{\sqrt{2}}{2}$=$\sqrt{2}$s cm,晶胞质量为$\frac{56×4+14}{{N}_{A}}$g,则晶体密度为$\frac{56×4+14}{{N}_{A}}$g÷($\sqrt{2}s$ cm)3=$\frac{119\sqrt{2}}{2{s}^{3}{N}_{A}}$g•cm-3
故答案为: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frac{119\sqrt{2}}{2{s}^{3}{N}_{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核外电子排布、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判断、等电子体、化学键、晶胞结构与计算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注意识记常见晶胞计算,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有关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我们划分出了酸、碱、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酸和碱都有通性,而盐是没有通性的,其本质原因是(  )
A.盐不能电离出阳离子B.盐不能电离出阴离子
C.盐不能电离出H+或OH-D.盐不能电离出共同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则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请说明理由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水的电离程度小,c(H+)、c(OH-)小.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
(2)95℃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b=14.
(3)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4)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mol/L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某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    先加入过量的BaCl2(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其原因是BaSO4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②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工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H2、Cl2(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D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6H12O6+24NaClO3+12H2SO4═□ClO2↑+□CO2↑+18H2O+□12Na2SO4
(3)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以证明PbO中含有氧,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PbO+C  $\frac{\underline{\;\;△\;\;}}{\;}$Pb+CO (主要)
②PbO+CO    $\frac{\underline{\;\;△\;\;}}{\;}$Pb+CO2
③〔Cu (NH32〕Ac+CO+NH3$\frac{\underline{\;\;△\;\;}}{\;}$〔Cu (NH33〕Ac•CO;△H<0(Ac-代表醋酸根离子此反应无明显现象)
试根据图回答问题:

(1)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开始一段时间可能没有现象,其原因是开始主要是发生反应①,生成的二氧化碳很少.
(2)烧杯中醋酸二氨合铜 (〔Cu (NH32〕Ac ) 的作用为吸收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实验后的醋酸二氨合铜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适宜于再生的生产条件是加热、降压.(说明:不能加药品仅从生产条件考虑,以节约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k[c(H2)]m•[c(Cl2)]n,k为常数,m,n值可用表中的数据确定
v(mol•L-1•s-1c(H2)(mol•L-1c(Cl2)(mol•L-1
1.0k1.01.0
2.0k2.01.0
4.0k2.04.0
由此可推断m,n值正确的是(  )
A.m=1,n=1B.m=$\frac{1}{2}$,n=$\frac{1}{2}$C.m=$\frac{1}{2}$,n=1D.m=1,n=$\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常温下用0.2mol•L-1 HA溶液与0.2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
(1)该溶液显碱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A-+H2O?HA+O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c(HA)+c(A-)=0.1mol•L-1(填“>”、“<”或“=”,下 同)
(3)如果取0.2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4)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HA-?H++A2-
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A溶液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A 2-+H2O?HA-+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BCD
A.c(A2-)+c(HA-)+c(H2A)=0.1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c(HA-)+2c(A2-
D.c(Na+)=2c(A2-)+2c(HA-
③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 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0.11mol•L-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1,1kg CH4在25℃,101kPa时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约为(  )
A.-5.56×104 kJ•mol-1B.5.56×104 kJ•mol-1
C.5.56×104 kJD.-5.56×104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下列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铜铝混合物$\stackrel{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②铜铝混合物$\stackrel{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③铜铝混合物$\stackrel{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测定所得固体的质量
④铁铝混合物$\stackrel{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以上方案可行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