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别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烧杯露置于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减小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增大的是_浓硫酸__,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_;

质量减小的是 浓盐酸、浓硝酸  原因___浓盐酸、浓硝酸是挥发性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在装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锌粒,通过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注入稀硫酸.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到后续装置.
D中气泡均匀冒出后
D中气泡均匀冒出后
后关闭活塞,将装置D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B的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进入到BaCl2溶液中,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水,随即出现白色浑浊,滴加稀盐酸并振荡,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清洗仪器,处理剩余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分别为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2)装置C中苯的作用是
将BaCl2溶液与空气隔离
将BaCl2溶液与空气隔离

(3)实验步骤②的操作为
将装置D的导管口向上,用试管收集氢气验纯,待氢气纯净
将装置D的导管口向上,用试管收集氢气验纯,待氢气纯净

(4)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
除去SO2防止污染
除去SO2防止污染

(5)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6)为了避免产生沉淀,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请举一例
将BaCl2溶液煮沸
将BaCl2溶液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22

分别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烧杯露置于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质量减小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探究上述四种酸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及其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的性质

(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结果

a

浓硫酸

加热后发生反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体

b

稀硫酸

加热也不发生反应

c

浓硝酸

不加热即发生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

d

稀硝酸

微热发生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由上表中实验结果,四种酸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由上表可知,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反应,但若同时通入O2,铜片能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产生的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则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   (填字母)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后产生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填字母) 

A.硝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B.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强

C.HNO3能氧化H2SO3(SO2)

D.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简述利用该装置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是NO的操作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将盛有①浓盐酸、②浓硝酸、③浓硫酸、④NaOH 溶液的烧杯露置于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①②③                     B.④                        C.③④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