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2B.Na2O  C.H2D.NH4I  

分析 A、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
B、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C、水为共价化合物,氧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
D、NH4I为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I-构成,I-是阴离子,必须标出最外层电子.

解答 解:A、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N2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阳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的电荷,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NH4I为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I-构成,I-是阴离子,必须标出最外层电子,故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在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之前,应显判断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A.第二周期的核电荷数和最高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B.烷烃中碳原子数(X)与氢原子数(Y)的关系
C.温度大于100℃时,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同温同压下燃烧前后参与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和(X)与生成物的气体体积之和(Y)的关系
D.燃烧一定质量C2H4与C3H6的混合气体,消耗O2的物质的量(Y)与C3H6的质量分数(X)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0.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和0.1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最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
A.c(Ba2+)>c(OH-)>c(Na+)>c(CO32-B.c(OH-)>c(Na+)>c(Ba2+)>c(CO32-
C.c(OH-)>c(Ba2+)>c(Na+)>c(CO32-D.c(Na+)>c(OH-)>c(Ba2+)>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5.4×10-2)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每消耗1mol H2C2O4转移2mol 电子.
(2)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mol•L-1、0.001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mol•L-1)的用量均为2mL.如果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变换这些实验条件,至少需要完成4个实验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
的浓度/mol•L-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min
第1次第2次第3次
0.01141312
0.001677
①计算用0.001mol•L-1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1×10-4mol•L-1•min-1
②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若可行,说明理由;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否(或:不可行),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同时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
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催化剂开始变蓝时间(min)
0.1 mol•Lˉ1
KI溶液
H2O0.01 mol•Lˉ1
X 溶液
0.1 mol•Lˉ1
双氧水
1 mol•Lˉ1
稀盐酸
120.010.010.020.020.01.4
220.0m10.010.0n2.8
310.020.010.020.020.02.8
420.010.010.020.020.05滴Fe2(SO430.6
(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中m=20.0,n=20.0.
(2)已知,I2与X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按面表格中的X和KI的加入量,加入V(H2O2)>0.5mL,才确保看到蓝色.
(3)实验1,浓度c(X)~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实验3、实验4,c(X)~t的变化曲线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实验3表明:硫酸铁能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降低(填“提高”或“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5)环境友好型铝-碘电池已研制成功,已知电池总反应为:2Al(s)+3I2(s)$?_{充电}^{放电}$2AlI3(s).含I-传导有机晶体合成物作为电解质,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3I-=AlI3,充电时Al连接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①;②C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D物质的结构简式,F的分子式C9H10
(2)写出反应②的类型取代反应;反应⑤的条件NaOH醇溶液、加热.
(3)反应②还有可能生成一种C16H18的有机物,其苯环上一卤代物也只有两种,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4)写出E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分子中具有苯环,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包含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是带电荷的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是因为水分子内形成了氢键
C.晶体中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2)Y和Z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O 2、SO 3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NO3-+4H+=Cu2++2H2O+2NO2↑.
Ⅱ.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1)工业上生产Y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H2,则下列离子组合中可能的是(  )
A.H+、Cl-、Fe2+、Ba2+B.OH-、NO3-、Ba2+、Cl-
C.H+、CO32-、Mg2+、Ba2+D.OH-、NO3-、CO32-、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