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双选)(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生成 D.溶液变为棕黄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2gCu片与一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
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
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
(1)反应中消耗HNO3 mol,转移电子 mol
(2)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气体,最后气体的体积为 L (标准状况)
(3)向收集到的气体中通入 mL O2(标准状况)才能使水刚好充满整个集气容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
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B.n(Na+)∶n(Cl-)可能为7∶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
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向另一份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
(2)OA段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BC段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AB段的反应为 ;
(3)原混合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
A.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O3 + 2Fe ==== Fe2O3 + 2Al
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 Fe(SCN)3↓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2∶3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依据正确的是(双选)(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B.离子化合物:熔融态是否能够导电
C.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键的断裂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金属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溶液)/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3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