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若丙醇中的氧原子为18O,它和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2B.104C.120D.122

分析 根据酸与醇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据此分析.

解答 解:酸与醇反应的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故丙醇与乙酸反应的原理为:CH3COOH+CH3CH2CH218OH $→_{△}^{浓硫酸}$ CH3CO18OCH2CH2CH3+H2O,故CH3CO18OCH2CH2C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2+16+18+10×1=104,
故选B.

点评 酯化反应是高考热点题型,每年高考必考.本题重点考查了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品FeSO4(含少量重金属离子)可以生产电池级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5Fe2++MnO4-+8H+═5Fe3++Mn2++4H2O
②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沉淀过程的反应温度为4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除了控制沉淀的粒径外,还有NH3•H2O受热易分解,挥发出NH3,Fe(OH)2受热也易分解;
(2)滤液经处理可得到副产品(NH42SO4
(3)实验室测定高纯超微细草酸铁组成的步骤依次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定量草酸亚铁样,加入25mL 2mol/L的H2SO4溶解
步骤2:用0.2000mol/L标准KMnO4溶液与其反应,消耗其体积30.40mL.
步骤3: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2g Zn粉和5mL 2mol/L的H2SO4溶液,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4:过滤,滤液用上述标准KMnO4溶液进行反应,消耗溶液10.00mL.
则样品中C2O42-的物质的量为0.0102mol;(写出计算过程);
(4)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与酸化的草酸亚铁溶液混合,测得反应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其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为生成的Mn2+作催化剂,随着Mn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越来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工业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其生产
工艺如下:造气阶段→转化阶段→分离净化→合成阶段
(1)造气阶段的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206.1kJ/mol
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等.
②如图2所示,在初始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α(CH4)<α(CH4

(2)转化阶段发生的可逆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H2OCO2H2
0.5mol8.5mol2.0mol2.0mol
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a(填序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3)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H=-92.4kJ/mol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简述提高合成氨原料转化率的一种方法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或分离液氨.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4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L.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 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填“>”“<”或“=”)92.4kJ.
③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cd
a.v(N2)=3v(NH3)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d.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e.c(N2)=c(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植物在遇到干旱、洪涝、低温、病虫害等情况下会产生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即原子态氧),它能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死亡.朝鲜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于2001年1月成功开发出能排除活性氧的植物苏醒剂,提高植物抗旱、涝等的能力.下列关于植物苏醒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的作用B.还原剂的作用C.催化剂的作用D.吸附剂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大理石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O32-+2H+═CO2↑+H2O
B.铁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Fe3+═2Fe2+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D.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不相同的是(  )
A.4NH3+6NO→5N2+6H2OB.2NH3+3CuO→3Cu+N2+3H2O
C.2Na+2NH3→2NaNH2+H2D.4NH3+3O2→4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在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应放回煤油中
B.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
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
D.将烧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的细口玻璃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饱和食盐水$→_{Ⅰ}^{通入足量的气体A}$A和食盐饱和溶液$→_{Ⅱ}^{通入过量的气体B}$悬浊液$→_{Ⅲ}^{过滤}$晶体$\overrightarrow{Ⅳ}$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H+]B.Ka(HF)C.$\frac{[{F}^{-}]}{[{H}^{+}]}$D.$\frac{[{H}^{+}]}{[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