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113.5℃,沸点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如图1);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如图2);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振荡静置后溶有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填“上层”或“下层”).
(2)步骤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分液.
(3)步骤④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图3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图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b.温度计插入位置不对;c.苯易燃烧,明火加热,易着火.
(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减少苯的挥发,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苯的密度比水小;
(2)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两层液体;
(3)水浴加热,稳定恒定,易控制,图3中仪器A蒸馏烧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且苯易燃烧;
(4)苯易挥发,可用冰水冷却.

解答 解:(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则苯在上层,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上层;
(2)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两层液体,故答案为:分液;
(3)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稳定恒定,易控制,图3中仪器A蒸馏烧瓶,冷水的进入方向错误,且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在支管口附近,且苯易燃烧,明火加热易着火,
故答案为: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蒸馏烧瓶;温度计插入位置不对;苯易燃烧,明火加热,易着火;
(4)苯易挥发,可用冰水冷却,易避免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减少苯的挥发,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仪器的使用,把握操作方法,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己知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1)C中的官能团名称羟基;⑥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反应⑤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CH3COOH$\stackrel{一定条件}{→}$CH3COOCH2CH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淀粉发生反应①后直接加银氨溶液可以检验D的生成
B.B、C、E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C.反应⑥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D.①和④的反应类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工厂以CH4为原料制备甲胺(CH3NH2)、乙酸(CH3COOH)及碳酸二甲酯[(CH3O)2CO]的工艺流程如图1.
(1)步骤Ⅰ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步骤Ⅱ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2}({H}_{2})c(CO)}$.
②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CO转化率的是d(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降低反应温度c.升高反应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e.及时将CH3OH从反映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步骤Ⅲ中制得的CH3NH2溶于水生成的CH3NH2•H2O是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CH3NH3Cl,该盐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CH3NH3+]>c(H+)>c(OH-).
(4)步骤Ⅳ用含碘化合物作为合成醋酸的助催化剂,从而导致制备的醋酸中含有少量HI杂质.用难熔物CH3COOAg可有效去除HI,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Ag(s)+HI=CH3COOH+AgI(s),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Ksp(CH3COOAg)大于Ksp(AgI).
(5)步骤Ⅴ采用气相甲醇电化学法制备碳酸二甲酯,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该装置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H3OH+CO-2e-=(CH3O)2CO+2H+
②当电路中转移1.0mol电子时,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为28.0L.(保留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Zn+10HNO3═4Zn(NO32+1N2O↑+5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H2S+8HNO3(浓)--1H2SO4+8N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stackrel{点燃}{→}$C$\stackrel{溶于水惰性电极电解}{→}$A+B.
A.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B.若向C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消失,则A可能Al
C.若C的溶液遇NaHCO3固体,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D.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则B可能为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快速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的氨气蒸馏时的接收装置用于分离C2H5OH和水混合物直接蒸发氯化铁溶液获得氯化铁晶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2 000 K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与2 mol O2,发生上述反应,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0.75%,则该反应在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O2)=0.0015mol•L-1•min-1,N2的平衡转化率为0.75%,2 00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10-4
(2)一定量NO发生分解的过程中,N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2NO(g)?N2(g)+O2(g)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2NO(g)?N2(g)+O2(g)已达到平衡的是c(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c.NO、N2、O2的浓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分解4mol NO,同时生成2molN2
③在四个容积和温度均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相应物质的量(mo1)如表所示.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后,N2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D(填容器代号);
 容器代号 NON2 O2 
 A 2 0 0
 B 01 1
 C 0.4 0.6 0.8
 D 1 0.5 0.4
(3)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可用CH4催化还原NO2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①写出CH4与NO反应生成N2、CO2、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frac{\underline{\;催化剂\;}}{\;}$2xC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