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22.4LC4H6中含有碳碳叁键数一定为NA
B. 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目为N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中所含分子数为NA
D. 106 g Na2CO3固体中的阴离子数为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C4H6分子可能为1,3﹣丁二烯,其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碳碳三键;
B.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胶体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
C.标准状况下,辛烷的状态为液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D.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碳酸钠中含有1mol碳酸根离子.
解答: 解:A.C4H6不一定为炔烃,可能为1,3﹣丁二烯,其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碳碳三键,故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粒子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胶体中含有胶粒数,故B错误;
C.标况下,辛烷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辛烷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碳酸根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要求学生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C4H6分子不一定为炔烃.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Na2S溶液中,2c(Na+)=c(S2﹣)+c(HS﹣)+c(H2S)
B. 强碱弱酸盐NaA溶液的pH=8,则c(OH﹣)﹣c(HA)=1,0×10﹣8mol/L
C. KAl(SO4)2溶液中,c(SO42﹣)>c(K+)=c(Al3+)>c(H+)>c(OH﹣)
D. 向100ml pH=12 的 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醋酸溶液至中性,所得溶液的总体积大于2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蒸馏 B. 分液 C. 过滤 D. 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5mol/L的AlCl3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
(1)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Na+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ml该溶液用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求加入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 分子直径比Na+小
C.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 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2(g)△H=﹣92.0kj•mol﹣1,将此温度下的lmol N2和3mol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A. 一定小于92.0 kJ B. 一定大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2Z(气),若最初加入的X、Y和Z都是1mol,反应中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若要产物Z为1.8mol,反应所需的时间为()
A. 5s B. 10s C. 15s D. 2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