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
B | 除去KCl溶液中中混有的少量MgCl2 |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
D |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D
解析试题分析: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将其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故A错;除去KCl溶液中中混有的少量MgCl2应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然后过滤即可,故B错;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应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再滴入氯水;故C错;故选D。
考点:物质除杂
点评: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 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 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 化学方法:
1、 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 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杭州一模)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冲刺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用同一电路测等体积的盐酸、醋酸溶液的导电性
B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C证明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向CuCl2溶液中投入金属钠
D证明溶液中含有I-向溶液中加入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灵宝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KCl溶液中中混有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D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