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
①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S>0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DF(填字母,下同).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 键
C.V (CO)=V (H2)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E.消耗1mol 水的同时生成1mol H2  F.容器的密度不变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CO)c({H}_{2})}{c({H}_{2}O)}$.
(2)水煤气再进一步反应可制取氢气.反应为H2O(g)+CO(g)?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逆反应平衡常数K=$\frac{4}{9}$.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只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B.
起始 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A.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不等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 倍
D.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下列措施中能使c (CH3OH)减小的是A.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 CO2 和3mol H2

分析 (1)①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G=△H-T△S<0判断;
②结合平衡的特征“等、定”及衍生的物理量判断,始终不变的量不能判定平衡状态;
③K是生成物的浓度幂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2)A.丙中浓度最大,甲中浓度最小,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 以甲计算:
     H2O(g)+CO(g)?H2(g)+CO2(g)
起始:0          0          0.010        0.010
转化:x           x            x              x
平衡:x            x       0.01-x       0.01-x
则$\frac{(0.01-x)^{2}}{{x}^{2}}$=$\frac{4}{9}$,
x=0.006,结合等效平衡状态计算;
C.由B计算可知,平衡时,丙中的c(CO2)是甲中的2倍;
D.乙与甲相比较,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通入H2,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生成物浓度减小;
D.再充入1mol CO2 和3mol H2,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所以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

解答 解:(1)①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G=△H-T△S<0,而该反应中△H>0,所以△S>0,故答案为:△S>0;
②A.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
B.1mol H-H 键断裂等效于生成2mol H-O 键同时断裂2mol H-O 键,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
C.V (CO)=V (H2)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V (CO)=V (H2),故C错误;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E.消耗1mol 水的同时生成1mol H2,都反应的是正反应方向,故E错误;
F.容器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F正确;
故答案为:BDF;
③平衡常数是生成物的浓度幂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CO)c({H}_{2})}{c({H}_{2}O)}$,故答案为:$\frac{c(CO)c({H}_{2})}{c({H}_{2}O)}$;
(2)A.丙中浓度最大,甲中浓度最小,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最慢,故A正确;
B. 以甲计算:
     H2O(g)+CO(g)?H2(g)+CO2(g)
起始:0          0          0.010        0.010
转化:x           x            x              x
平衡:x            x       0.01-x       0.01-x
则$\frac{(0.01-x)^{2}}{{x}^{2}}$=$\frac{4}{9}$,
x=0.006,则平衡时甲中的H2的转化率均是$\frac{0.006}{0.01}$×100%=60%,由于甲和丙的气体的比值相同,为等效平衡状态,则丙中H2的转化率也为60%,故B错误;
C.由B计算可知,平衡时,丙中的c(CO2)是甲中的2倍,应为2×(0.01-0.006)mol/L=0.008mol/L,故C正确;
D.乙与甲相比较,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通入H2,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乙中的CO2的转化率大于60%,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3)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能使c(CH3OH)减小,故A正确;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再充入1mol CO2 和3mol H2,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所以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所以浓度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K的意义、化学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重铬酸钠俗称红矾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强氧化剂.工业制备的流程如图1:

请回答: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Fe(CrO22中铁元素是+2价.
(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FeO•Cr2O3
(3)煅烧铬铁矿时,矿石中难溶的Fe(CrO22生成可溶于水的Na2CrO4,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4Fe(Cr)+8NaC3+=Fe3+8NaCr4+8C
为了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矿石、升高温度.
(4)已知CrO42-在不同的酸性溶液中有不同的反应,如:2CrO42-+2H+=Cr2O72-+H2O;
3CrO42-+4H+=Cr3O102-+H2O
①往混合溶液甲中加入硫酸必须适量的原因是少量不能除尽Na2CO3等杂质,过量会生成Na2Cr3O10等副产物.
②混合溶液乙中溶质的化学式是Na2Cr2O7和Na2SO4
(5)+3、+6价铬都有很强的毒性,+6价铬的毒性更高,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所以制取红矾钠后的废水中含有的Cr2O72-必须除去.工业上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废水,下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2(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后,Cr2O72-在b极附近转变为Cr3+,一段时间后Cr3+最终可在a极附近变成Cr(OH)3沉淀而被除去.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b电极附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俗称吊白块,不稳定,120℃时会分解,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NaOH溶液;冷凝管中冷却水从a(填“a”或“b”)口进水.
(2)A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
(3)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SO3+HCHO+Zn+H2O$\frac{\underline{\;80-90℃\;}}{\;}$NaHSO2•HCHO+Zn(OH)2
(4)步骤3中在真空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也防止氧气将产物氧化;
(5)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2.0g样品,完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溶液,加入过量碘完全反应后(已知I2不能氧化甲醛,杂质不反应),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466g.M(NaHSO2•HCHO•2H2O)=154g/mol.
①如何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净,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净;
②则所制得的产品的纯度为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中学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溴和铁屑.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
(2)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白雾出现,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HBr遇水蒸气而形成的.
(3)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入AgNO3溶液,有溴化银淡黄色沉淀生成.
(4)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
于水的液体.这是溶解了溴的粗溴苯.
(5)写出烧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tackrel{FeBr_{3}}{→}$+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温度时,反应X(g)=4Y(g)+Z(g)△H=-QkJ/mol,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
B.第5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第5min后,Y的生成速率与X的消耗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
D.5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Q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gO和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可用于电解法冶炼Mg、Al
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碳酸钡,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中无中子,B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于文物考古,且该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符号是O,C元素组成的单质C2的电子式是
(2)2016年10月17日7:30分在甘肃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火箭的发动机燃料更新为液态偏二甲肼(分子式为C2H8N2),氧化剂为液态的C2D4,燃烧后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写出偏二甲肼与C2D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N2+4H2O+2CO2
(3)C2A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C2D4反应生成C2和A2D.已知:
①C2(g)+2D2(g)═C2D4(l)△H1═-19.5kJ/mol
②C2A4(l)+D2(g)═C2(g)+2A2D(g)△H2═-534.2kJ/mol
写出液体燃料C2A4与液态C2D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
(4)在23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BD2与A2转化为BA3DA(g)和A2D(g).如图为生产1mol BA3DA(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破坏1mol不同共价键的能量(kJ)分别是:
B-AB-DB=DA-AA-D
413.4351745436462.8
①写出BD2和A2转化为1mol  BA3DA(g)和A2D(g)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H═-181.6kJ/mol
②已知E1=8.2kJ•mol-1,则E2=189.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_{83}^{209}$Bi 和${\;}_{83}^{210}$Bi都含有83个中子
B.同位素:H2、D2、T2
C.H2O和NH3分子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都不能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