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1)试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CH3CH(OH)COOH,ECH2=CHCOOH,F
(2)化学方程式:A→B:+CH3CH2OH $→_{△}^{浓硫酸}$+H2O,
(3)四个反应中,不属于酯化反应的是:A→E(填化合物对应的字母)

分析 A在浓硫酸存在下既能和乙醇反应,又能和乙酸反应,说明A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A催化氧化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判断A为CH3CH(OH)COOH,而A被氧化可得,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为CH3CH(OH)COOCH2CH3,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CH3)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E可以溴水褪色,应发生消去反应,E为CH2=CH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为2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故F为,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在浓硫酸存在下既能和乙醇反应,又能和乙酸反应,说明A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A催化氧化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判断A为CH3CH(OH)COOH,而A被氧化可得,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为CH3CH(OH)COOCH2CH3,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CH3)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E可以溴水褪色,应发生消去反应,E为CH2=CH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为2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故F为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H3CH(OH)COOH,E为CH2=CHCOOH,F为
故答案为:CH3CH(OH)COOH;CH2=CHCOOH;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_{△}^{浓硫酸}$+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_{△}^{浓硫酸}$+H2O;
(3)A转化为B、D、F的反应均为酯化反应,而A转化为E的反应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E.

点评 本题是框图型有机推断题,难度不大,其突破口是化合物A,从反应关系中确定A含有的官能团,进而确定A为乳酸,进而推断其它物质,是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考查,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实现以下各步转化,请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洋蓟属高档蔬菜,从洋蓟提取的物质A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和C,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mol A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1molNaOH
B.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B能和浓溴水发生反应,1mol B最多消耗4molBr2
D.C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现下列变化时,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醋酸钠的熔化
C.乙醇和HCl溶于水D.HCl和NaCl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伤害.
已知:
i.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ii.Cr(OH)3(s)+H2O?[Cr(OH)4]- (亮绿色)+H+
(1)含铬工业废水的一种处理流程如下:CrO${\;}_{4}^{2-}$$→_{①转化}^{H+}$Cr2O72-$→_{②还原}^{Fe_{2}+}$Cr3+$→_{③沉淀}^{OH-}$Cr(OH)3
①i.若在转化一步中调节溶液的pH=2,则溶液显橙色.
ii.能说明转化一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ν(Cr2O72-)=2ν(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d.溶液的pH不变
②步骤②还原一步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若还原l mol Cr2O72-离子,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6mol.
③沉淀一步中,向含Cr3+(紫色)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灰绿色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量增多.当pH≥13时,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亮绿色.
i.请解释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的原因:随着溶液pH增大,平衡Cr(OH)3(s)+H2O?[Cr(OH)4]-(亮绿色)+H+正向移动,故溶液逐渐变为亮绿色.
ii.若向0.05mol•L-1的Cr2(SO43溶液50mL中,一次性加入等体积0.6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最终变为亮绿色.
④在K[Cr(OH)4]和K2Cr2O7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H2SO4酸化,铬元素以Cr3+和Cr2O72-形式存在(填离子符号).
(2)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可以直接除去铬.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①结合上述工业流程分析用Fe做电极的原因:铁在阳极反应发生反应Fe-2e-═Fe2+,为还原Cr2O72-提供还原剂Fe2+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阴极发生反应2H++2e-═H2↑,导致c(H+)下降.
③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可能还有Fe(OH)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H+、NH+、Al3+、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Cl-、Br-、I-、ClO-、AlO2-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H+、NH4+、Al3+
②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K+
③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ClO-、AlO2-
(2)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2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2.8L5.6L11.2L
n(Cl-1.25mol1.5mol2mol
n(Br-1.5mol1.4mol0.9mol
n(I-a mol00
①a的值为0.15;
②当通入Cl2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态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此时溶液中Br-、I-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Br-)=0.75mol/L,c(I-)=0.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机锌试剂(R-ZnBr)与酰氯()偶联可由下列两个途径制备有机化合物Ⅵ.
已知:R-Br$\stackrel{Zn}{→}$ R-ZnBr
+H2O→R1-COOH+R2-COOH

(1)化合物Ⅰ的名称是丙烯酸;a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关于化合物Ⅵ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可与FeCl3溶液显色          D.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反应
(3)由Ⅲ→Ⅳ的反应方程式是
(4)化合物Ⅱ和Ⅴ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5)化合物Ⅵ的同分异构体X,1molX水解后可生成2molY,且X、Y都是芳香族化合物,则X的结构有1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组峰且面积比为1:2:2:1:3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式,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存于同一平面内
B.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7mol
C.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D.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通人气体18O2,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前后两次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不相等次是相等
C.SO2、O2的转化率均增大
D.18O2前、通18O2后、重新到平衡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逆)的关系依次是相等、大于、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