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解释
A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l2溶液得不到MgCl2固体H2SO4不易挥发,HCl易挥发
B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l溶液,阴极得不到Na得电子能力:Cu2+>Na+>H+
C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D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H2O
A.AB.BC.CD.D

分析 A.HCl易挥发,加热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
B.得电子能力H+>Na+
C.浓硝酸氧化NO,说明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羟基中氢的活性越强,越易与钠反应.

解答 解:A.HCl易挥发,加热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因硫酸不挥发,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可知与酸的挥发性有关,故A正确;
B.得电子能力H+>Na+,解释不正确,故B错误;
C.浓硝酸氧化NO,而稀硝酸不反应,可说明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C正确;
D.羟基中氢的活性越强,越易与钠反应,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可说明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H2O,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检验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表中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温度/℃25t1t2
水的离子积1×10-14a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填“>”、“<”或“=”)1×10-14
(2)在t2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碱(填“酸”、“碱”或“中”)性.
(3)25℃时,有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液20mL,加入0.05mol•L-1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的pH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则①原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c(H2SO4)=0.05 mol•L-1;c(HCl)=0.2 mol•L-1
②在A点时的pH=1  (设溶液混合后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 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广泛的金属单质,D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M为红褐色固体.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Fe3O4
(2)写出A的电子式:
(3)H在潮湿空气中变为M的现象是:白色沉淀变化为灰绿色最后变化为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4 Fe(OH)2+O2+2H2O═4 Fe(OH)3
(4)B与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5)向沸水中加入W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区别该液体和溶液W的简单实验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将一束光射向该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1)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C(s)+CO2(g)=2CO(g)△H2=+172.5kJ•mol-1
③4Fe(s)+3O3(g)=2Fe2O3 (s)△H3=-1651.0kJ•mol-1
CO还原氧化铁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3.5kJ.mol-1
(2)高炉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中含有CO、H2、CO2等气体,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一种新举措,反应原理如下:CO(g)+2H2(g)?CH3OH(g)△H.在体积不同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 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

①在图1A、B、C三点中,选填表物理量对应最大的点.
反应速率v平衡常数K平衡转化率α
②在300℃时,向C点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25molCO、0.5molH2和0.25mol的 CH3OH,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移动”).
③一定温度下,CO的转化率与起始投料比[$\frac{n({H}_{2})}{n(CO)}$]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测得D点氢气的转化率为40%,则x=3.
(3)三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某腐蚀废液中含有 0.5mol•L-l Fe3+ 和0.26mol•L-1 的 Cu2+,欲使 Fe3+完全沉淀[c(Fe3+)<4×10-5 mol•L-1]而Cu2+不沉淀,则需控制溶液 pH 的范围为3≤pH<5.[KSp(Cu(OH)2=2.6×10-19;Ksp(Fe(OH)3=4×10-38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通过电解浓 NaOH溶液可制备Na2FeO4,然后转化为K2FeO4,电解原理如图3所示.
则A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OH(填化学式);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与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B.葡萄糖可用于制镜业
C.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D.汉白玉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碱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图1)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2Na2O2+2H2O=4NaOH+O2↑,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小组两名同学共同设计如图2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通入SO2,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SO2=2Na2SO3+O2,检验反应后B中的白色固体含有Na2SO3的方法是: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2SO3
②乙同学认为反应的后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为检验产物中Na2SO4的存在乙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3实验方案: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的现象不能证明有Na2SO4生成,其理由为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③请补充完整实验小组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称取样品a 克加水溶解,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 克,计算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X、Y、Z、W为短周期元素,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Z位于同一主族,Z、W位于同一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X
B.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至少有两种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氢元素在与X、Y、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钛矿工业中的酸性废水富含Ti,Fe等元素,其综合利用如图: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l)TiO2+钛的化合价为+4
(2)步骤I中检验钛矿废水中加入铁屑是否足量的试剂是BD.
A.稀H2SO4   B.NaOH溶液  C.Zn片  D.KSCN溶液
(3)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操作a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杯、酒精灯和漏斗.
(4)步骤Ⅲ中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碳酸氢铵分解,减少铁离子的水解程度.
(5)已知Ksp(Fe(OH)2)=8×10-16,步骤Ⅲ中,FeCO3达到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10-6 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没有(填“有”或“没有”)Fe(OH)2;步骤Ⅳ中,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Fe2O3,除了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向容器中补充适量的空气.
(6)向“富含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结合原理和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2++(n+1)H2O?TiO2•n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与H+反应,降低了溶液中c(H+),促进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H2O的方向移动.
(7)a操作前最好增加一步操作,此操作是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1)升温,达到新平衡的是B(填A、或B…),新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减小”、“不变”,).
(2)降压,达到新平衡的是C(填A、或B…),A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不变”,).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E(填A、或B…).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A(填A、或B…),此时B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A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不变”,).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D(填A、或B…),A的转化率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C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
(6)已知,B是有色气体,A、C均无色,若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后变深(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