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足量Cl2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 |
B. | 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 |
C. | 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 | |
D. | 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_{3}^{-}$ |
分析 A.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氯气可以将碘氧化HIO3;
B.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计算判断;
C.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
D.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
解答 解:A.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氯气将碘氧化为HIO3,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03+10HCl,故A正确;
B.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可知,生成1 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故B正确;
C.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故C正确;
D.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及应用、物质性质和反应定量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转化关系判断氧化性强弱是解题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 |
B. | 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 |
C. | 对于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1 S(g)+O2(g)═SO2(g)△H2,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 | |
D. |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溴苯的制备:![]() | |
B. | 1,3-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 |
C.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 |
D. | 醇可以制备卤代烃,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 | 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 |
C. | 丙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 | |
D. | 丁可与NaHCO3发生取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食醋浸泡水垢 | 产生无色气体 |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B | 乙醇与橙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 土豆片变蓝 | 淀粉遇碘变蓝 |
D | 向甲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太阳能、潮汐能、煤炭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 |
B. | 反应热等于恒压体系中,反应过程产生的焓变 | |
C. | 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 |
D. | 纳米铜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了纳米铜比普通铜的还原性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 | |
B. |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 |
C. | 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 |
D. |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 H2O | B. | NH3 BCl3 | C. | P4 CH4 | D. | CS2 BF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所以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 | |
B. |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而凝聚,但蛋白质不会失去生理活性 | |
C. | 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 |
D. | 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官能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