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1)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2)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钙;
(3)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
(4)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1)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故答案为:Ca(ClO)2
(3)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4)以上反应中,(1)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漂白粉的制备及漂白原理,把握氯气的性质、次氯酸钙的性质、HClO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C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A分别与B和C均可形成10电子分子;B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2:3;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形成的高价基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F单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晶胞中的原子个数为
 

(2)A与C形成的10电子分子中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填σ键或π键),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其化合物晶体类型为
 
;化合物A2C和A2E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3)向含1mol A2E的水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D2C2,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常温常压下,有23g液态化合物B2A6C与足量的C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BC2气体和A2C液体,同时放出683.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化合价的升降
B、电子的转移
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Fe(NO32等硝酸盐热分解产物和产物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性学习:查阅资料: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分解产物不同.
(1)K→Na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2)Mg→Cu等较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
(3)Hg以后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单质、NO2和O2
2KNO3
  △  
.
 
2KNO2↑+O2
2Cu(NO32
  △  
.
 
2CuO+4NO2↑+O2
2AgNO3
  △  
.
 
2Ag+2NO2↑+O2
实验一:探究Fe(NO32热分解固体产物中Fe元素的价态.该小组甲同学将其溶于足
量的稀H2SO4得到相应两份溶液,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猜想一:Fe元素只显+2价;
猜想二:Fe元素只显+3价;
猜想三:Fe元素
 

实验操作: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②将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另一份溶液
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则Fe(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探究Fe(NO32热分解气体产物的性质.小组乙、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收集时操作恰当,几乎没有空气)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取一定质量Fe(NO32装于大试管,并重
新连接好仪器;④加热;⑤…
(1)乙同学使用A装置收集气体,恰好收集到常温常压下27mL的红棕色气体,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读数时必须
 

(2)乙同学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量筒内气体时,发现木条燃烧,且颜色变浅甚至无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中只有NO2 b.气体是O2、NO2的混合物    c.支持燃烧的气体只有O2 d.NO2支持燃烧
(3)丙同学取等质量的Fe(NO32使用B装置收集气体,可收集到
 
mL气体.
实验三:探究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小组丁同学取KNO3、Cu(NO32、Fe(NO32的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
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KNO3、Cu(NO32、Fe(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1:2:2   B.2:1:3   C.1:2:3   D.3: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4个实验,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同浓度、同温度下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快慢相同
B、盛有相同浓度的双氧水的两支试管,一支加入MnO2放在冷水中,一支直接放在冷水中,前者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的冷暗处和强光,发现强光下的浓硝酸分解得快
D、将相同浓度Na2S2O2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升高温度后溶液出现浑浊的时间变短,原因是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02468
n(Cl2)/mol00.160.190.200.20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 mol?L-1,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和0.10 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v>v
D、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 和0.9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大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下列反应能够发生:
①2Fe2++Br2=2Fe3++2Br-             
②2Fe3++2I-=2Fe2++I2
③2MnO4-+16H++10Br-=2Mn2++5Br2+8H2O     
④I2+SO2+2H2O=4H++SO42-+2I-
据此,判断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
A、MnO4->Fe3+>Br2>I2>SO2
B、MnO4->Br2>Fe3+>I2>SO2
C、MnO4->Br2>Fe3+>SO2>I2
D、Br2>MnO4->Fe3+>I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着一种定量关系:如25℃时,HA??H++A-,则K=
c(H+)?c(A-)
c(HA)
,式中K为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为平衡浓度.下表是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CH3COOH??
H++CH3COO-
1.75×10-5
H2CO3H2CO3??H++HCO3-
HCO3-??H++CO32-
K1=4.4×10-7 K2=4.7×10-11
H2SH2S??H++HS-
HS-??H++S2-[来源:.Com]
K1=1.3×10-7 K2=7.1×10-15
H3PO4H3PO4??H++H2PO4-
H2PO4-?H++HPO42-
HPO42-??H++PO43-
K1=7.1×10-3 K2=6.3×10-8 K3=4.2×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相对强弱的关系是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弱的是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总有: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