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瓷碗破碎 | B. | 铁丝弯曲 | C. | 蜡烛燃烧 | D. | 冰雪融化 |
分析 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
B.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
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 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Na+)=c(HCO3-)+c(H2CO3)+2c(CO32-) | |
B. | 0.1mol/L的NH4Cl溶液和0.1mol/L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关系:c( Cl-)>c(NH4+)>c(H+)>c (OH-) | |
C. | 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 |
D. | KHS溶液中存在等式关系:2c(S2-)+c(OH-)═c(H+)+c(H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
B. | 1 mol K与足量O2反应,生成K2O、K2O2和KO2的混合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C. | 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
D. | 标准状况下,1 mol CO2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的电离方式是一样的 | |
B. | 弱电解质溶液可能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
C. | HCl是强电解质,它只能在水溶液里才能电离 | |
D. | 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必然伴随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 |
B. | 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 |
C. | 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定羊毛、合成纤维 | |
D. | 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橙花醛是乙醛的同系物 | |
B. | 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
C. | 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
D. | 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有乙烯 | B. | 可能是甲烷和丙炔的混合物 | ||
C. | 可能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 | D. | 一定有丙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空玻璃管 | 实验前(样品+玻璃管) | 实验后(样品+玻璃管) |
59.60g | 65.60g | 64.6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