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该反应中R的百分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为气体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为气体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L为固体或液体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L为固体或液体

分析 由图可知,温度越高,R的含量越低,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压强越大,R的含量越低,则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温度越高,R的含量越低,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压强越大,R的含量越低,则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L为气体,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分析及反应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0.2L由NaCl、MgCl2、B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对于该溶液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溶质MgCl2的质量为9 g
C.该混合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的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lCl3常作为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并用于处理润滑油等.
已知无水AlCl3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AlCl3的试剂瓶久置潮湿的空气中会自动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工业上由金属Al和氯气作用制取,或由无水HCl气流与熔融金属Al作用而制得.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通过下列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AlCl3.(其中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

(1)写出无水HCl气流与熔融金属Al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HCl+2Al$\frac{\underline{\;熔融\;}}{\;}$2AlCl3+3H2
(2)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若要收集一集气瓶纯净的氯气,从A到F装置中选取装置进行重新组装,必须依次选用的装置是A、B、C、E、F
(4)若用如图装置来制备纯净的AlCl3,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酒精灯,画出装置图F并标注所盛药品
(5)在D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l2$\frac{\underline{\;\;△\;\;}}{\;}$2AlCl3
(6)无水AlCl3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白雾,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H2O═Al(OH)3+3HCl.
(7)若D中放入炽热的焦炭,由A装置导出的氯气只经过 B 后就直接进入 D管,在D管中生成气体甲和气体乙,已知气体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管中发生的反应C+2Cl2+2H2O$\frac{\underline{\;\;△\;\;}}{\;}$CO2+4HCl.
(8)将D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多余的氯气)持续通入含物质的量为b mol的NaAlO2溶液中,能观察到先沉淀后溶解,通入的气体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刚好完全溶解,消耗气体总物质的量最少是4b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碱式硫酸铁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常用于污水处理,在医疗上也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7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Al3+,①pH的范围4.4-7.5
②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中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氧化剂;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2++2H2O?Fe2(OH)42++2H+
(4)现以CO、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CO+CO32--2e-=2CO2
写出电解池中生成FeO42-的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已知在101k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O(g)═H2(g)+$\frac{1}{2}$O2(g)△H=+242kJ•mol-1B.2H2(g)+O2(g)=2H2O(l)△H=+484kJ•mol-1
C.H2(g)+$\frac{1}{2}$O2(g)=H2O(l)△H=-242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通电\;}}{\;}$NCl3+3H2↑.
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c(填标号)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留的ClO2气体.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0.02700g.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D(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和醚,易溶于盐酸,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CrCl3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所盛装的试剂是盐酸、CrCl3溶液.
(2)本实验中所用的溶液,配制用的蒸馏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Cr2+被氧化.
(3)装置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装置3.
(4)实验开始生成H2气后,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 (填“打开”或“关闭”).
(5)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产生足量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
(6)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6.34g,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5.64g,请列式计算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
(7)若使用该装置制备Fe(OH)2,且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现象.则在1、2、3中应装入的试剂依次为H2SO4;Fe、NaOH.(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为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
CO:2CO(g)+O2(g)═2CO2(g)△H=-566.0kJ/mol
丙烷: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
正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78.0kJ/mol
异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69.6kJ/mo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 kJ/mol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常温下,CO的燃烧热为566.0 kJ/mol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10.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时使用pH计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温度为25℃),并绘制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
由上图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Ⅱ.该小组四位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上述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开始时溶液变红,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对此意外现象形成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试剂变红
[实验设计]
(2)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②利用植物油隔绝空气
(3)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数滴酚酞溶液.浓度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
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①(填试剂名称)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