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2OH-═CO32-+NH3?H2O+H2O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
B.漏写钡离子转化为沉淀的离子反应;
C.漏写硝酸根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D.NaOH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水、碳酸氢钠.
解答: 解: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的离子反应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故A正确;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反应为NH4++HCO3-+Ba2++2OH-═BaCO3↓+NH3?H2O+H2O,故B错误;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的离子反应为12H++3NO3-+Fe3++10I-═Fe2++5I2+3NO↑+6H2O,故C错误;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HSO4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时即有I2析出.某课题组用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写出NaHSO3溶液与过量KIO3溶液反应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
 

(2)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进行对比实验,记录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0.02mol/LNaHSO3溶液/mL0.02mol/LKIO3溶液/mLH2O/mL反应温度/℃溶液变蓝的时间t/s
1015a10t1
1030010t2
10b020t3
表中a=
 
,b=
 

(3)改变反应温度,重复实验③,得到温度(T)与溶液变蓝所需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超过50℃后溶液不会再变蓝).
①在30℃下,若溶液变蓝时,I2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从反应开始至溶液变蓝,IO3-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1?s-1(写出表达式即可,不要化简).
②根据图象,请你分析温度低于50℃时,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4)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预先加入可溶性淀粉为指示剂),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课题组对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反应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SO4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二:
 

假设三: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反应速率可用测速仪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
c(Cl-)
c(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
1
2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1
2
a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1
2
amol≤n≤
5
6
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1
7
a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35
92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
 
235
92
U说法正确的是(  )
A、
 
235
92
U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B、
 
235
92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235
92
U与
 
238
92
U互为同位素
D、
 
235
92
U与
 
238
92
U互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制得Fe(OH)3胶体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过滤可以分离胶体粒子与溶液中的溶质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  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3)装置D的作用是
 

(4)某同学认为,保持其他仪器、试剂及操作不变,只需要将D中NaOH溶液换成另外一种试剂,就可以利用该实验证明碳、氮、硅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你认为这种试剂是
 
,其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②氯气和碱的反应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6Cl2+6Ca(OH)2 
  △  
.
 
 5CaCl2+Ca(ClO32+6H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作用是
 

③该兴趣小组用300mL 12mol/L盐酸与17.4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况下氯气
 
L,Ca(ClO)2
 
g.
(2)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部分氯气未与石灰乳
反应而逸出,以及温度升高是可能原因.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右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①图中曲线Ⅱ表示
 
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另取一份与②等物质的量Ca(OH)2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5mol,则产物中
n(CIO-)
n(CI
O
-
3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CH3COOHHClOH2CO3
电离平衡常数1.75×10-53.0×10-8K1=4.4×10-7
K2=4.7×10-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lO)>pH(Na2CO3)>pH(NaHCO3)>pH(CH3COONa)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反应为:ClO-+H2O+CO2=HClO+HCO3-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稀溶液与Na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ClO-)>c(OH-)>c(H+
D、Na2CO3和NaHCO3混合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下列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活性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C、步骤(3)需要用到蒸发皿
D、步骤(4)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