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X、Y、Z、Q、M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下表:
X | 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
Y | 地壳中含量位居第一位 |
Z | 短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
Q | 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氧化物的方法制备 |
M | 海水中大量富集的元素之一,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 |
请用对应元素的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X的气态氢化物的大量生产曾经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请写出该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2)已知37Rb和53I都位于第五周期,分别与Z和M同一主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半径:Rb>I
b.RbM中含有共价键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M>I
d.Rb、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3)化合物QX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其抗熔融金属侵蚀的能力强,是熔铸纯铁、铝或铝合金理想的坩埚材料。可用Q的氧化物、焦炭和X的单质在高温下生成QX,已知每生成1mol QX,消耗18g碳,吸收a kJ的热量。据此,写出以上制取QX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X、Y组成的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将一定量该无色气体与氧气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一种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VA族 acd Al2O3(s)+C(s)+N2(g)=AlN(s)+CO(g) △H=+akJ/mol 4NO+3O2+2H2O=4HNO3
【解析】
根据表格已知信息可确定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Q是Al元素,M是Cl元素。
(1)根据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根据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知其简单氢化物是NH3,N、H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可据此书写其电子式;
(2)根据同一主族的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分析判断;
(3)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其物质的量,利用物质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与能量变化关系,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根据表格已知信息可确定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Q是Al元素,M是Cl元素。
(1)N是7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5,所以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N原子与3个H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NH3,其电子式为:。
(2) 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Rb>I,a正确;
b.Rb是活泼的金属,Cl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二者之间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RbCl,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与H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I,所以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HCl>HI,c正确;
d.Rb、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RbOH、Al(OH)3、HClO4,RbOH是一元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HClO4是一元强酸,所以三种物质可以两两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cd。
(3)化合物AlN可用Al2O3、C和N2在高温下生成,每生成1molAlN,消耗18g碳,其物质的量是18g÷12g/mol=1.5mol,同时吸收a kJ的热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得制取AlN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l2O3(s)+C(s)+N2(g)=AlN(s)+CO(g) △H=+akJ/mol。
(4)X、Y组成的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该气体是NO,将NO与O2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0.1mol某气态链烃充分燃烧可以生成7.2克水。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_____、______(可不填满)。
(2)若经测定该烃存在支链,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属同类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可不填满):
结构简式:________名称: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名称: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名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
(1)液氯(2)氯气(3)白磷(4)红磷(5)D(6)T(7)(8)(9)CH2=CH-CH3 (10)(11)2,2—二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性能钠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NaSn为合金)其电池反应为Cx(PF6)+NaSnCx+Sn+NaPF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b为正极
B.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Sn+Na++e﹣═NaSn
C. 放电时,负极材料Sn在很大程度上被腐蚀
D. 充电时,PF6﹣向右迁移并嵌入石墨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滴定是分析化学中最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根据其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I、酸碱中和滴定是最基本的滴定方法:
(1)滴定管是酸碱中和滴定中重要的仪器,向25mL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滴定管的读数为10.00mL,将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放出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00mL。
(2)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之前的一步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3)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测HCl溶液润洗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大
II、氧化还原滴定也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测定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称取6g粗品配制250mL的溶液待用。用酸式滴定管取25.00mL0.01mol/L K2Cr2O7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加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配制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I2+2S2O32-=2I﹣+S4O62﹣),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Cr2O72-被还原成Cr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取K2Cr2O7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滴到了锥形瓶外,则测定结果偏__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
A.H2O(g)=H2O(l) △H=-44.0 kJ/mol
B.2HI(g)=H2(g)+I2(g) △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虚线框中尾气吸收装置E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V.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已知: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Al(OH)3 | Fe(OH)2 | Fe(OH)3 |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液化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D.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