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有机物 | B. | 氧化物 | C. | 碱 | D. | 盐 |
分析 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D.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为盐.
解答 解:A、C15H22O5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C15H22O5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
C、C15H22O5水溶液或是熔融态下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属于碱,故C错误;
D、C15H22O5水溶液或是熔融态下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 |
B. |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 溶液,刚好沉淀完全:Ba2++2OH-+2H++SO42-→BaSO4↓+2H2O | |
C. | 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3BaSO3+2H++2NO3-→3BaSO4↓+2NO↑+H2O | |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显红色 | 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
C | 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非金属性S>C>Si |
D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①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 Cl2+6 H2O=2 HIO3+10 HCl | |
B. | 实验②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 | |
C. |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 | |
D. |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a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 | |
B. | 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 |
C. | 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 |
D. | 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得到四种不同的产物 | |
B. | 乙、丙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均可使溴水反应褪色 | |
C. | 石油分馏可获得甲和乙,煤干馏可获得丙 | |
D. | 在浓硫酸存在下,丙与浓硝酸共热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1.12 | B. | 原混合酸中c(H2SO4)=0.1mol•L-1 | ||
C. | 原混合酸中c(H+)=2mol•L-1 | D. | 另一份中消耗铁5.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 |
B. | 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 |
C. |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 |
D. | 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